近年來,電視劇行業響應時代呼喚,緊跟市場需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作生產進入理性和規范階段。2023年前三季度,獲得發行許可證的電視劇數量為109部3223集。
綜觀今年,雖然劇集的上線數量有所下降,但內容有效播放量和網絡熱度明顯提升。美蘭德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長視頻平臺共上線195部國產劇,其中劇集平均美譽度同比提升2.75個百分點。中國視聽大數據(CVB)顯示,2023年《狂飆》《我們的日子》《人生之路》3部劇集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收視率均超過2%。在豆瓣平臺,83萬網友為《漫長的季節》打出9.4分,86萬網友為《狂飆》打出8.5分……
主題劇探索創新性表達,更重接地氣貼人心,呈現出主題與故事交相輝映的創作態勢。每逢重大的時間節點,相關題材的劇集作品都不會缺席。今年恰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中國—坦桑尼亞建交60周年,《歡迎來到麥樂村》以中國醫療隊遠赴非洲的工作生活為主線,講述了我國醫護工作者救死扶傷,與當地人民建立深厚友誼的故事;12月26日恰逢毛澤東同志誕辰130周年紀念日,《鯤鵬擊浪》《問蒼茫》相繼播出,前者聚焦1918年到1921年間青年時期毛澤東的革命青春,后者書寫1921年至1927年間偉人三十而立時的心路歷程。
現實題材劇近兩年一直都是絕對的主流類型,不論是從題材的豐富性,還是制作規模上均處行業上游。2023年前三季度,現實題材電視劇部數、集數占比均創新高,分別達到81.65%和79.24%。《去有風的地方》《好事成雙》《打開生活的正確方式》《歡樂頌4》《追光的日子》《小滿生活》等均獲得了不少關注度,其中最“出圈”的當數年初的爆款頭部劇集《狂飆》,該劇引發了全民追劇熱潮,有效去除了觀眾對掃黑除惡題材的刻板認識。
年代劇熱度不減,將受眾群拓展至年輕人。在去年《人世間》現象級熱度的帶領下,年代劇在今年也呈現了不少佳作。比如,《我們的日子》《父輩的榮耀》《夢中的那片海》《人生之路》等劇集,以宏大歷史下的個人成長故事和獨特的藝術質感,吸引了不少觀眾,掀起了不少話題。值得關注的是,嚴肅文學日益成為影視劇尤其是年代劇重要的“源頭活水”,去年的《人世間》,今年的《人生之路》《繁花》,未來的《千里江山圖》《黃卡》《燕食記》《主角》等,都已經見證或即將見證文學與影視的強勢聯姻。
懸疑劇的孵化愈加純熟。不論是作品數量還是質量,都是類型創作方面的佼佼者,且同質化劇集相對較少,現代懸疑、年代懸疑、古裝懸疑齊放,內容多樣。今年熱播的《漫長的季節》《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繁城之下》《天啟異聞錄》《南海歸墟》等均表現不俗,整體水準在線。
古裝偶像劇依然是青少年的天下,營養價值整體不高,但是流量驚人。“愛優騰”三大平臺今年都推出了各自有代表性的古裝偶像劇:騰訊的《長相思》第一季、愛奇藝的《蓮花樓》、優酷的《長月燼明》等,都為暑期檔增色不少。
小眾題材在今年有異軍突起之勢,成為創新賽道新亮點。比如《三體》講述“硬核”中國科幻故事,標志著中國科幻劇正式登上國際舞臺;《少年歌行》《異人之下》等漫改劇逐步扭轉近些年漫改劇口碑與熱度倒掛、“魔改”等既有評價,以扎實的創作打通漫畫與影視的轉換聯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