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R媒介智訊數據顯示,2023年1—7月廣播廣告刊例花費同比下跌12.7%。從2011年新興媒體的市場份額超過傳統媒體開始,固守傳統渠道的廣播媒體營銷開始面臨巨大挑戰。不過,盡管移動互聯網有著繼續占據主導地位的趨勢,但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度推進,危機中逐漸發展的變局,也成為廣播媒介營銷“破圈”新賽道的機遇。
今年是媒體融合作為國家戰略整體推進的第十個年頭,也是廣播行業數字化發展、智慧廣電轉型升級的關鍵之年。錯綜復雜的背景中,中國廣播媒體經營迎來新的機遇,站在風口尋找多元營銷的新賽道,是挖掘廣播媒體經營新模式的關鍵所在。
這一年來,多家廣播媒體經營找到了與商業結合的新門路,也找到了實現經濟效益的財富密碼:蘇州廣電傳媒集團(總臺)的“蘇州都市音樂廣播25周年策劃:‘一座城的小日子’點亮城市藝文之夜”項目,以“一座城的小日子”為主題進行聽覺的創新,策劃了一系列大型文娛創意品牌活動,實現了340萬元的商業收益。天津海河傳媒中心音樂廣播為頻率成立30周年推出全民參與慶生的活動“干杯朋友”,將生日會“變身”帶貨場,實現更全面的商業發展。“與光同行溫暖四季”項目由北京廣播電視臺廣告運營中心與波司登攜手,將品牌產品有機地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取得了卓越的引流和轉化效果,實現了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雙豐收。
時代的進步推動廣播行業的持續發展與創新,傳統媒體的“破圈”舉措可以帶來新的活力和機遇。石家莊經濟廣播“‘微光星球’計劃——從賣廣告到賣服務的平行裂變”項目為地產行業提供專業的全價值鏈數字營銷一站式解決方案。鶴壁綜合廣播“別樣的‘迎檢匯報’”項目以政務活動為核心,利用賽事、文藝、頒獎、直播等手段,擴大傳播影響。“對話三創”項目,福建私家車廣播的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大賽以全媒體制作和全網發布的節目為例,為兩岸合作交流提供新思路。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人工智能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技術趨勢。蘇州廣播電視總臺廣播中心的“亂杠青年”蔣祺琛探討了傳統與人工智能協作,以充分利用AI為活動和節目賦能。
在融媒體時代,廣播人從未停下腳步,在客觀、責任、服務的媒體價值方面深入挖掘。廣西廣電FM910“小康之聲”融媒體活動覆蓋10680村(社區)應急廣播,助力鄉村振興。兩位沈陽大哥齊“上陣”,沈陽廣電FM98.6與遼寧中糧可口可樂“新新鄉印”計劃以二人脫口秀形式引得全場笑聲不斷。常德市廣播電視臺《姐姐當家》特別節目探尋“姐姐”榜樣故事,融合多種方式以實現多元化變現。做Z世代城市體驗官,杭州文廣集團杭州之聲推出多元化營銷活動,支持國際青年創意營。
互聯網傳播的廣泛性,有助于公益活動的推動實施。陜西廣電融媒體集團交通經濟中心的“天上阿里群星陜爍——我為西藏阿里種棵樹”公益活動,充分利用新媒體的特點,推動公益事業。常州廣播電視臺“一袋牛奶的暴走”是平臺性公益籌款活動,為多個兒童領域的民間公益項目籌款,旨在讓貧困兒童每天都能喝到一袋牛奶。徐州廣播電視傳媒集團積極響應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打造中國首家互聯網大數據賦能的銀發電臺,并與喜馬拉雅APP進行戰略合作,開創共生共長的生態模式。
可以說,廣播媒體在營銷方面的多元化探索已經升級到了新階段,無論是從無到有創研拓展新模式,還是深耕垂類、開拓新渠道等各種跨平臺整合,又或者是升級個性化內容、互動體驗、品牌合作、創新廣告形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探索,都在傳統媒體遭遇各種沖擊的情況下,挖掘自身優勢,創造更多機會和潛力,為廣播媒體的未來謀出全新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