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亞運會舉國關注、舉世矚目,既是亞洲體育界的盛事,也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良好契機。此次杭州亞運會宣傳中,中央媒體、浙江本地媒體、地方各級廣電媒體發揮主力軍應有作用,突出文化傳承主題,著力賡續中華文脈,加強策劃、精心編排,充分利用新媒體傳播手段,在主陣地主戰場最前沿推出了一大批小而美的視聽內容,化散為聚地形成了強大聲勢,彰顯了中華文化深厚底蘊,展現了中華美學獨特魅力,取得了很好的宣傳效果。
多元素彰顯底蘊
圍繞亞運會開幕式“國風雅韻”這一凸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篇章,各家主流廣電媒體進行了多輪次拆條推送,再現精彩瞬間,并通過評論、側記等多種形式,面向網絡用戶深入解讀其中的思想內涵。“水玉琮擊鼓迎賓”“玉鳥穿越千年”等主題短視頻,帶領用戶回望五千年前的良渚文明;“拱宸橋”主題短視頻,鏈接起宋韻杭州和現代杭州,具象呈現了中華文明的連續性。
同時,主流廣電媒體還策劃推出一批創意短視頻,以亞運會比賽項目為創意基礎,融入武術、國畫、篆刻等傳統文化元素,展示中華文化思想觀念與人文精神。杭州亞運會主題宣傳短片《亞運In杭州》,將杭州西泠印社篆刻漢字形象擬人化處理為馬術、乒乓球等項目的運動員,演繹簡短靈動的競技故事,讓古文字這一傳統文化標識借助競技體育的活力輕盈觸達青年用戶。
主流廣電媒體充分發揮視聽內容媒介優勢和互聯網傳播優勢,充分調用詩、畫、舞、景等創作元素,順應用戶觀賞偏好,推出一批展現中華美學獨特魅力的精彩視頻,贏得用戶“頂級審美”“中國式浪漫”等熱情贊揚。圍繞開幕式“水墨入詩畫”“煙雨染江南”、閉幕式“荷桂共生輝”等唯美段落,主流廣電媒體進行了多角度、多輪次報道,在抖音、快手、微博、微信視頻號等平臺的榜單、熱搜等重要平臺推薦#開幕式現場絕美瞬間##水墨入詩畫每幀都是視覺盛宴##閉幕式荷桂交替太美了#等話題,形成了余音不絕的傳播效果。
其中,浙江廣電推出的《月圓人安好,天涯共此時。你的十二花神之桂花,中秋與您相會》等短視頻,展示中秋夜外國記者體驗精美宋服變裝、與中國運動員共吟“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唯美瞬間,展現中外友人共度佳節的美好畫面。此外,浙江廣電還推出了短視頻《丹青游》,以西湖岸邊挑花郎與送花姑娘的古今穿越故事為線索,“腦洞大開”地讓《清明上河圖》《蹴鞠圖》等宋代傳世名畫與亞運項目“夢幻聯動”,畫作中的祥和繁華與亞運會的盛大場面相得益彰,中國古典美學與現代亞運美學和諧交融,全網播放量超2億次。
全方位具象展現
主流廣電媒體亞運會報道中,傳統文化主題內容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如浙江廣電微信視頻號官方賬號“Z視介”發布的83條杭州亞運會報道中,約有三成涉及傳統文化主題,點贊量可觀。
亞運會報道的文化氣韻,不僅體現在對開閉幕式“文化大餐”的再加工、再傳播上,還體現在精心策劃創意視頻上,更體現在對亞運會賽場內外大量細節的敏銳捕捉上。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欣賞傳統點茶技藝時連連稱贊,武術比賽中運動員入場先行抱拳禮,亞運村里運動員爭相預約中醫理療……外事活動、賽場競技、場外生活,主流廣電媒體均從中精準定格了生動細節,具象展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且因真實而更富感染力。
亞運會報道的文化氣韻,貫穿賽會全周期全過程,更注重結合秋分、中秋等節點應時應景推出,寄予杭州亞運會豐收、團圓的美好寓意。央視新聞短視頻《當國風亞運遇上西湖十景》在西湖中秋的湖光山色之中展開亞運主題。中秋節的象征符號玉兔化身運動員,移步換景的鏡頭讓斷橋殘雪、蘇堤春曉、曲院風荷等西湖十景漸次出現,乒乓球、藝術體操等體育項目輪番上演,讓傳統文化、城市地標與亞運精神水乳交融。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監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