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出版發行>

    出版發行

    山東曲阜農家書屋 深化文化“兩創”實踐

    2023-10-16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作為千年古城、孔子故里、儒學之鄉,山東曲阜深入挖掘儒家文化富礦,以農家書屋為載體,不斷推進閱讀陣地、服務內容、服務方式、文化傳承提升創新,著力實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創新、融合發展,不斷深化文化“兩創”實踐。在第二屆全民閱讀大會上,“山東曲阜農家書屋深化文化‘兩創’實踐”入選全國農家書屋創新示范案例。

    拓展服務外延

    打造復合型農家書屋

    群眾需求在哪里,農家書屋陣地就延伸到哪里。山東曲阜農家書屋深化文化“兩創”實踐項目負責人、曲阜市文化和旅游局研究館員王海波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時介紹,近年來,曲阜市不斷拓展服務外延,創新實施了“農家書屋+孔子學堂”“農家書屋+非遺”“農家書屋+文化產業”等新模式、新業態,實現了場地集中布局、資源集聚壯大,形成了1+ 1>2的倍增效應。

    作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和載體,曲阜市將325個農家書屋和325所孔子學堂融為一體,全面推行了“農家書屋+孔子學堂”模式。

    “通過‘農家書屋+孔子學堂’的有機結合,實現雙方資源的互聯、互通、互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王海波向記者進一步介紹了具體做法,曲阜市在農家書屋日常運行管理中,側重傳統經典圖書的更新補充,開展各類國學講座,豐富拓展群眾國學知識。在孔子學堂中設立了國學書架、道德書架等特色書架,開展國學培訓、國學講座、書畫教學等一系列閱讀文化體驗活動。

    農家書屋不僅要建得好,也要用得好。曲阜市將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鄉村記憶”歷史文化展館、非遺展館、“家風”展館等融為一體,積極發動農家書屋管理員與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理論政策宣講、社科普及惠民、科學普及、文明倡導、志愿服務小分隊結對幫扶,組織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全民閱讀志愿服務活動等系列文化活動,推動了鄉風文明建設。

    為更好地滿足群眾閱讀需求,曲阜市精心打造16個曲阜特色圣城書房,高標準打造3個城鄉書房,積極推動農家書屋與市圖書館、新華書店、城市書房、鄉村書房、社區書屋互聯互通,努力實現公共閱讀資源的有效整合,滿足了群眾多元閱讀需求。

    盤活固定資源

    打造家庭型農家書屋

    農家書屋為農村讀者所用,在圖書配置上應從農民群眾的實際需求和閱讀水平出發。曲阜市農家書屋堅持“扎根農村、服務農民”的原則,創新實施文化普及推廣服務模式,發揮典型示范作用,營造熱愛閱讀的濃厚書香氛圍。

    王海波介紹,為更好地盤活農家書屋固定資源,曲阜市依托農家書屋,以村居為單位,在農戶設立了圖書角,每兩戶結對進行圖書流轉更新,組成家庭閱讀對子,開展圖書流轉、流動文化服務,為有閱讀需求的貧困家庭送去傳統文化經典書籍1萬冊,建立了圖書流轉臺賬,由扶貧幫扶干部將書籍送達閱讀戶手中,并開展閱讀指導和跟蹤服務,鼓勵閱讀家庭之間結成書香對子,相互進行圖書交換,交換閱讀完將圖書收回到農家書屋進行更新流轉,使老百姓足不出戶就能享受到閱讀的快樂,豐富了群眾的閱讀生活。

    另外,曲阜市每年投入資金100余萬元重點加強對黨的創新理論著作、國學經典圖書等的補充更新,設立了新時代文明實踐書架、國學書架等特色書架,著力培根鑄魂,突出主題教育,凸顯文化特色,進一步弘揚儒韻民風。

    值得一提的是,曲阜陵城鎮東郭村和玄帝廟村在文化長廊設立“流動書箱”,在每個家庭流動閱讀,為鄉村閱讀資源注入活力,讓村里的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更優質的閱讀資源。

    開展多元活動

    打造流動型農家書屋

    為更好發揮農家書屋的陣地作用,豐富村民文化生活,曲阜市組織各村以農家書屋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主題閱讀活動。

    王海波介紹,曲阜市組建了24支閱讀推廣志愿者隊伍,通過“讀、誦、演、悟”等形式,廣泛開展“舞前一堂課”國學經典誦讀、全民讀《論語》、“流動文化服務+”等全民閱讀活動5000余場,惠及群眾30萬人次。

    同時,曲阜市邀請儒學講師、書畫家、非遺傳承人,精心組織開展國學講座、書畫課堂、讀書交流會、非遺課堂等儒家文化體驗活動1000余場。

    “當前,農家書屋已成為各村村民休閑、學習的好去處,群眾的讀書意識和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形成了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全民閱讀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群眾綜合閱讀率顯著提升。”王海波表示,下一步,山東曲阜農家書屋將繼續用好用活農家書屋,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全力推進書香社會建設。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