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滕朝)10月16日,正在熱映的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發布路演特輯。從丹東到廈門,影片主創們由北至南,走過一座座城市,與觀眾互動交流,分享感受。路演中,觀眾們都給予了影片高度評價,助力《志愿軍:雄兵出擊》成為今年國慶檔口碑評分最高的影片。其中,“工信七子”國防類高校主題放映,以青春之名,承志愿之志,實現了一場場今日國防驕子與昔日志愿軍英雄跨越時空的“雙向奔赴”,在青年學子中掀起了一股向志愿軍前輩展示盛世中國的致敬浪潮。《志愿軍:雄兵出擊》導演陳凱歌,編劇張珂,主演王硯輝、朱亞文、王驍、魏晨、尹昉、陳飛宇、魏大勛、趙波分別參與了七所高校活動。
“工信七子”是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的七所面向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國際科技前沿、國民經濟主戰場發展的國防類高校,分別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70多年前,它們的誕生與發展,為抗美援朝戰場源源不斷地輸送著軍事人才,也見證了中國國防一步步成長,不斷壯大。
《志愿軍:雄兵出擊》主創在西北工業大學路演現場大合影。
9月,應劇組邀請,“工信七子”的學子們出現在了電影《志愿軍:雄兵出擊》的全國首映典禮上,面對電影中我國70多年前工業生產落后、敵我戰備懸殊的境況,他們紛紛“曬”出了學校參與設計與制造的“國之重器”,喊出了“為國鑄劍,強國有我”的響亮口號,賡續著抗美援朝以來的歷史使命與精神傳承。無論是航天航空領域,還是海上軍備力量,以及關乎民生的前沿科研重器,都在70多年前的歷史映照下,煥發著令國人驕傲的利劍光芒,告慰著烽火歲月中的抗美援朝先輩。在典禮上,七所院校集體向劇組發出了誠摯的邀請,希望主創們帶著電影走進他們的校園,與青年學子一起分享拍攝幕后,共同回溯先輩保家衛國的故事。
誠摯之約,千里奔赴。在電影開啟路演之際,劇組便開啟了這一次的“赴約之旅”,一路走來,從哈爾濱到南京,從西安到北京,主創們收獲了學子們的熱烈歡迎。有同學說:“你們從丹東出發,替長眠在戰場的志愿軍戰士看了祖國的大好河山,進到國防校園,便是替他們看看今天中國的青春學子如何用國之利劍保護他們拼死守護的祖國。”
編輯黃嘉齡
校對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