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音樂社區”日前走進好山好水的大美貴州。在貴陽舉行的“樂動貴州,連接世界”音樂分享會上,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全球華人藝術發展基金主任曹志宇宣布,未來3年“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將優先將各類社區互融行動導入貴州,如計劃在今年11月舉辦的第三屆鄉約鄉見村寨音樂節上,“全球華人音樂社區”計劃將經典音樂的合唱與重唱在侗族鼓樓中與侗族大歌進行互動,并啟動中華民族視覺紋樣與聲音紋樣的采集與數字化工程。同時,也會相繼在貴州擇地舉辦森林音樂會、村寨音樂會等親近大眾的社區音樂會。
2015年,在指揮家呂嘉倡議下,全球華人樂團在國家大劇院正式成立,每年定期舉辦的全球華人音樂會,成為國務院僑辦“文化中國”的一個特殊品牌。如今,當初的這支匯聚了全球頂級音樂家的樂團不但衍生出全球華人青少年樂團,發起成立了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全球華人藝術發展基金,更經過數年時間逐步打造了一個致力于社會創新的項目——“全球華人音樂社區”。
9月27日是全球華人樂團成立的日子,從2015年起,每年的這一天都會有一場規模大小不一的音樂會,即便是疫情發生后,樂團的音樂也沒有停止。以往的音樂會大多在北京舉辦,這一次移師貴州。事實上,這幾年一年一度的音樂會已經變成了“全球華人音樂社區”的社區音樂會,已經由“殿堂”走到群眾身邊。如在北京外交公寓社區舉辦的音樂會,就引發了社會各界的關注。9月27日的音樂會在貴陽舉行,現場為觀眾呈現的是鋼琴家宋思衡以及來自貴陽交響樂團的銅管五重奏和木管五重奏兩個室內樂團組合,地點也第一次由北京轉到貴州。音樂會帶來《海上鋼琴師》《卡門組曲》《西區故事》《黃河》等觀眾耳熟能詳的作品,人們在優美的音樂和高雅的氛圍中體驗音樂之美以及生活之美。
曹志宇介紹,“全球華人音樂社區”的社區互融,以音樂融合品質生活和藝術賦能價值成長,主要圍繞兩條路徑推進。首先是城市“煥活行動”,將藝術要素與科技能量置入城市公共空間,以激活社區的空間呈現與連接的可能性,重建社區的氛圍體驗以及更重要的人與人的社交體驗,讓這樣的藝創示范區成為城市更新與發展的創造力引擎。此外是鄉村“激涌行動”,創造全球藝術資源與在地藝術形態特別是鄉村社區的藝術形態進行接觸與互動,通過相互滋養與激發,令藝創力量漸次涌現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全球華人音樂社區”首場京外社區音樂會緣何落地貴州?曹志宇認為,“全球華人音樂社區”選擇貴州作為社區互融的啟動地以及本年度全球華人音樂分享和新聞發布的舉辦地,源于“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團隊對貴州城鄉發展連續3年的關注調研以及與在地團隊的良好合作。
據介紹,未來3年,“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將優先將各類社區互融行動導入貴州。同時,2024年,作為中法建交60周年的重要活動,“全球華人音樂社區”計劃以村寨藝術周的方式,為見證中法兩國友誼與文化互融的歌劇《卡門》舉辦一場村寨實體演出,并與貴州本地傳統劇目如《珠郎娘美》進行藝術交流與共創,“全球華人音樂社區”正在推動并實施以下活動:作為“全球華人音樂社區”與各個城市與鄉村社區互融合作,邀請呂嘉以普契尼誕辰100周年為主題的青年歌劇人才計劃以及巡演大師班等及相關的音樂藝術創作活動;以全球華人樂團牽頭的大師音樂訓練營,邀請全世界青年音樂家,創作并排練經典曲目與新曲目展演;以知名音樂家設計課程并全程指導的青少年音樂訓練營地與青少年樂團訓練營地;以音樂藝術家與人工智能新媒體藝術共創的音樂體驗與發展項目;以偏遠地區音樂藝術教育補足為目標的音樂藝術課程開發與遠程教育培訓平臺。
呂嘉認為,在實體社區的疊加聯合頂尖全球華人音樂家共同打造建設完整社區的理念指引下,重塑生態城市空間,重梳社會關系,共創社區文明。社區營造不僅關乎于物理空間的存在,更是人民情感的寄托和身份認同的源泉。全球華人音樂社區致力于通過建設完整社區,增強人民生活的歸屬感、認同感以及幸福感。
“全球華人音樂社區注重空間的多樣性和開放性,讓人自由地活動、交流,以藝術的實現,用科技藝術的聯通增進彼此之間的了解和互動。我們致力于重構社會關系,通過組織各種社區的音樂活動,建立社區之間的聯系和信任,讓社區成為一個和諧共生的大家庭。我們致力于形成共同的社區文化,通過推廣和傳播社區文化,讓社區成員了解并熱愛自己的社區,從而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和行為準則。這樣的文化氛圍不僅能夠增強居民的認同感,也能讓社區成為一個有活力和魅力的地方。”呂嘉說,營造完整社區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不斷地努力和探索,同時也期待走進貴州和在地的民族音樂,特別是鄉村社區的藝術形態,通過相互滋養與激發,令藝術創造力得到更好的發揮,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事實上,音樂并不是“全球華人音樂社區”未來唯一的發展方向,未來,將以音樂為載體,與其他行業領域進行科學合理的跨界合作,以打造更多的藝術可能性。呂嘉表示,在世界范圍內,音樂的藝術共通性與華裔的身份獨特性,創造了不同社區之間的互通與連接。2023年,“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將正式啟動全球虛擬社區與在地實體社區之間的互通融合,探索以藝術和文化的力量,推動社會價值與共識發展的新路徑。本著“音樂融合品質生活和藝術賦能價值成長”的理念,以可持續的線上線下社區合作為拓展方向,探索社會價值提升的社會創新平臺。“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將以頂尖的全球華人音樂家為起點,聯動音樂、詩歌、文學、影視、科技創新、非遺等領域的KOL(關鍵意見領袖)和KOC(關鍵意見消費者),打造以教育、企業、城市以及村寨非遺展示等營造“跨社區聯建”的未來社區的生態模式。“虛擬+實體”“國際+在地”“科技+藝術”的社區疊加融合,通過藝術活動把城市公共空間活化,讓民族村寨文化的價值延展,將社區的核心價值與外部資源進行創造性整合。呂嘉強調,未來,“全球華人音樂社區”將更廣泛地與投資機構、社會企業、基金會、創新社會服務機構、公益智庫等領域的專業人士建立合作,將全球華人音樂人融入世界公益大家庭,“讓世界聽到華人最美好的心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