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演藝>演藝資訊>

    演藝資訊

    北京國際音樂節推出四場馬勒主題音樂會,聚焦青年音樂家

    2023-10-16    來源:新京報    編輯:劉穎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10月10日至13日,北京國際音樂節攜手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帶來三場當代新作對話馬勒駐節音樂會;10月15日,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將與新古典室內樂團組成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帶來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特別音樂會。

    由作曲大師馬勒的外孫女瑪麗亞娜·馬勒創辦的馬勒基金會和擁有25年歷史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此次展開深度合作,在關注青年音樂家、關注古典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關注古典音樂向未來邁進等相同藝術理念的驅動下,策劃推出了四場以“對話馬勒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音樂會。在四場音樂會中,青年作曲家李禎巖、薩沙·斯科特、王斐南、安娜·索爾瓦爾德斯多蒂爾、黃若、沈逸文、王穎將攜作品亮相北京國際音樂節,用當下最具潛力的從70后至00后中外青年作曲家的新作品對話馬勒;同樣在四場音樂會中登臺亮相的還有青年藝術家劉珅、加布里埃拉·諾伯、鞠小夫、王云鵬、韓音培、范曄以及笙演奏家吳巍,由英國青年指揮家約翰·華納帶領的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和青年指揮家帶領的新古典樂團與馬勒進行相隔百年的對話,致敬前輩大師。“這是音樂節今年最具有亮點的系列音樂會。今年是恢復國際交流的第一年,我們將音樂節的視角聚焦于‘音樂青春未來態度’。此次系列音樂會的開展,就是全面展示了北京國際音樂節的主題。”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表示,馬勒基金會節日樂團是一個全新的由青年人組成的樂團,重心聚焦于文化交融,致敬馬勒,這與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藝術理念不謀而合。與馬勒基金會一起,音樂節邀請了新一代的中外青年作曲家、歌唱家以及演奏家參與到此次駐節音樂會當中,將音樂語境濃縮在青年人上,展示他們最出彩的一面,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將繼續引領的方向。

    在關注青年音樂家、關注古典音樂文化傳承與創新、關注古典音樂向未來邁進等相同藝術理念的驅動下,北京國際音樂節策劃推出了四場“對話馬勒經典作品”為主要內容的音樂會。

    第一場馬勒駐節音樂會中,將上演倫敦愛樂樂團新晉駐團青年作曲家李禎巖受馬勒歌曲《天堂的生活》啟發的新委約作品《祈禱》;英籍加勒比裔作曲家和電子藝術家薩沙·斯科特所作的北京國際音樂節新委約作品《彎曲的烏托邦》,該作品受馬勒《第四交響曲》的啟發。第二場馬勒駐節音樂會以“鳥鳴”為主題,將上演曾獲得過北京國際音樂節“青年音樂家”獎的青年作曲家王斐南的新委約作品《量子海洋館》以及演繹著名作曲家奧利維埃·梅西安的作品《異國鳥》,對話馬勒《第一交響曲》。在第三場馬勒駐節音樂會開始前,將會放映紀錄片《大地歌手》,鄒爽還將與古斯塔夫·馬勒的外孫女瑪麗亞娜·馬勒(線上)、青年藝術家約翰·華納、黃若與金郁礦展開對話。音樂會將上演青年作曲家安娜·索爾瓦爾德斯多蒂爾的作品《照亮》,黃若的作品《玄黃》以及沈逸文的作品《閣夜》。

    作為北京國際音樂節的閉幕音樂會,同時也是北京國際音樂節節日樂團特別音樂會,將由青年指揮家約翰·華納和金郁礦共同執棒。音樂會上演青年作曲家王穎所作的曲目《大爆炸》、喬治·本杰明的作品《第一道光》以及由約翰·華納改編的古斯塔夫·馬勒的旅人之歌,同時上演德沃夏克《第九交響曲》這部象征著文化交流與融合的音樂作品。

    記者劉臻

    編輯田偲妮

    校對劉越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