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始終是黨和國家重要的戰略問題。鄉村產業振興是建構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實現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鄉村產業跨界業態》(中國市場出版社)基于鄉村產業、業態和空間的三融合理念,從“理論與實踐”“政策與實操”兩個“相結合”維度,創新性地構建“概念認知+實踐案例+方法論”的鄉村產業融合業態的邏輯分析框架,厘清了鄉村產業跨界融合業態發展的“100個可組合元素”“五大跨界融合模式”“7個商業開發要點”的理論內涵和實操要點。其創新性主要體現在:
研究視角新。從農業農村多功能特性視角,拓展了鄉村產業的外延,重新界定了鄉村產業的基本內涵,從人和物兩個維度,在土地、勞動力等傳統鄉村產業發展的根本要素基礎上,把區域特色歷史遺產、文化、生態、運作模式等納入鄉村產業發展的支撐要素,擴展了鄉村產業發展的空間和路徑;厘清了以“三鏈”融合為核心的鄉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機理,以特色資源和商業模式為連接的鄉村新業態發展模式,以城鄉產業重構、資源空間優化、特色要素賦能為核心的鄉村產業空間融合發展路徑。研究維度為鄉村產業融合重構及轉型升級,提供了一個系統的分析視角。
邏輯思路新。本書分析邏輯體現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政策與實操”相結合的研究思路。從理論上厘清了鄉村產業跨界業態的類別和結構,明晰了鄉村產業融合業態“5+ X”類型和具體內容,明確了鄉村產業的新融合、新場景、新裂變的發展路徑及其運作機理。從實踐角度,運用大量的國內外實踐案例和實操場景,揭示了6類鄉村產業融合業態的發展特征、路徑及其實施場景,厘清了不同區域鄉村業態跨界的融合點、關鍵驅動要素及其發展載體和措施。從精準施策維度,歸納梳理了鄉村產業融合發展的支持政策體系,并針對特定區域、特色業態,提出了針對性的支持政策著力點,結合具體案例評價了支持政策績效。
研究實操性強。本書作者結合國內外“農業6次產業化”、特色農業IP、循環農業、創意農業、藝術鄉建、親子農業、鄉村民宿、數字農業等鄉村產業新業態和典型案例的調查分析,厘清了區域鄉村產業跨界融合業態發展的著力點,提出了六大類“農業+”鄉村產業跨界融合業態模式,針對特定區域要素的差異性,創新性提出了100種驅動要素組合類型,并進行了可行性分級評價,為區域鄉村產業融合創新路徑和要素集合提供了實操標準和路徑參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