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巴蜀,輻射全國,走向世界。10月13日,以“共享書香 互鑒文明”為主題的2023天府書展如約而至。作為享譽全國的大型書業盛會,天府書展如何在新的歷史起點,緊緊圍繞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文化自信,堅持守正創新,以書為媒,助力出版發行事業高質量發展,為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就這個話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近日對話四川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孟華。
記者:已連續舉辦4屆的天府書展,以有目共睹的成果和業績為業內外所關注。天府書展的定位是什么,四川省委宣傳部對辦好書展給予了怎樣的指導與支持?
孟華:創辦于2019年的天府書展,已經成為四川建設文化強省的一張閃亮名片,成為全國讀者、作者和出版發行界的年度文化盛會。這是中宣部有力指導、中央有關部門大力支持、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的結果,也與全國出版同仁和廣大讀者傾情參與密不可分。
從創辦之初,我們就鮮明地把打造“書香天府盛典,出版發行盛會”作為天府書展的品牌定位,確立了“愛閱讀、會生活”的永久主題,努力通過高水平的參展成效推動全行業高質量發展,傾力打造有影響有特色的全國性、國際化一流書展品牌、一流文化品牌,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作出應有貢獻。
省委宣傳部高度重視天府書展工作,把辦好書展作為我省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推動文化繁榮發展的重要舉措,每年將舉辦天府書展列入全省宣傳思想工作重點和重大文化工程項目,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為高質量辦好2023天府書展,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鄭莉多次進行專門研究,強調要站在全面貫徹落實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精神的高度,創新辦展、國際化辦展、高質量辦展,突出新氣象,展示新成效。省委宣傳部作為書展指導單位之一,積極爭取中央有關部門(單位)、全國性行業協會等給予大力指導,協調省直宣傳文化單位給予全力支持,動員全省21個市(州)、省內各主要文化機構分類分級設立分展場,組織各級各類媒體對書展進行全程跟蹤報道。近幾年,我們都會在天府書展前安排發放400萬元圖書消費惠民券,引導讀者文化消費,為書展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可以說,天府書展是各級宣傳文化單位合力澆灌的一朵文化之花。
記者:近兩年,四川省全民閱讀成績斐然,請介紹下四川省在推動全民閱讀方面有哪些政策和舉措?
孟華:我們下大力氣建好閱讀基礎設施。建立以城市閱讀空間為主陣地、農家書屋為特色亮點、實體書店為有益補充的全民閱讀服務網絡體系,布局3476個公共圖書館、7717家實體書店,精心打造城市12分鐘閱讀圈,讓全民閱讀有廣度有深度有溫度。推進農家書屋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鄉村學校圖書室、縣級圖書館等融合發展,建成一批受群眾歡迎、特色鮮明的示范書屋。完善閱讀服務體系,推動形成以新華文軒BOOKS、軒客會等國有書店為主導,一批特色民營書店為補充的實體書店發展新格局。
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閱讀活動品牌。創辦天府書展,出發點就是打造遍及全省、輻射全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全民閱讀品牌,前4屆書展累計開展閱讀活動1500余場、吸引1.3億人次參與,已經成為我省全民閱讀閃亮的文化名片。舉辦首屆“書香天府·全民閱讀”大會,展示四川全民閱讀主題成果、文創周邊、數字閱讀、古籍保護等,開展親子閱讀、名家講座、新書發布等閱讀文化活動,開展書籍惠民展銷,推動全民閱讀縱深發展。實施“一地一品”閱讀品牌建設,指導各市(州)立足實際策劃推出品牌閱讀活動,書香成都、萬卷南充、書香雨城(雅安)等地方閱讀品牌持續涌現。
創新閱讀宣傳推廣機制。依托四川文明網、四川志愿服務網、志愿四川等平臺,廣泛吸引社會力量積極開展引讀、領讀、薦讀活動,全民閱讀的覆蓋面、影響力不斷擴大。推動閱讀與科技深度融合,打造“數字館藏門戶”“云閱讀平臺”“微信服務號數字資源”,向公眾提供深度數字閱讀服務,實現觸手可讀“萬卷書”。連續開展“四川好書”評選,推薦優質圖書115種,開展“四川書香之家”“書香天府金牌推廣人”和四川省全民閱讀“三個一百”示范工程等評選活動,全社會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的良好氛圍日益濃厚。2022年,我省成年居民閱讀指數達82.4%,較2015年提升了4.4個百分點。
記者:新時代賦予出版高質量發展使命。在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中,四川出版有哪些獨到經驗?
孟華:四川是新聞出版大省,現有出版單位525家、印刷企業2961家、發行單位6535家,總體數量和經營規模位居全國前列。近年來,四川聚焦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推動從出版、發行、推廣到閱讀的全鏈條一體發力,逐步構建起貫通事業與產業、網上與網下、作者與讀者、國內與國際的出版生態圈,推動我省出版業整體實力大幅躍升。
首先是把握新機遇新挑戰,打造出版精品。堅持做優做強主題出版,推動實施《沿著總書記的足跡·走進三蘇》文化出版工程,策劃推出“紀錄小康工程四川書系”、《使命·旗幟》、《我們為信仰而來:寒春、陽早的故事》等一批重點主題出版物。堅持做強重大出版工程,推動實施四川歷史名人叢書出版工程、古籍保護研究利用工程、三蘇文化出版工程、第三極出版工程、蜀道出版工程、重點辭書出版工程等一批精品出版工程。2018年以來,全省共有745種圖書和出版項目獲得國家級、省級各類出版獎項。其中,《我用一生愛中國:伊莎白·柯魯克的故事》榮獲中宣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走近三星堆》等圖書入選“中國好書”,《精巧中國》等作品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
其次是創新體制機制,激發發展活力。堅持用改革的思路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在充分調研摸底的基礎上,推動實施出版社“一社一策”,鼓勵出版單位探索差異化發展道路,積極適應高品質、個性化市場需求,深耕優勢領域,培育更多“單打冠軍”,持續推進產業進階升位。同時,強化書號實名把關,加強公版、引進版、民文、少兒、教輔、個人文集等圖書選題審核,對重復跟風、質量不高的選題予以暫停和撤銷。
同時,我們加強出版人才隊伍建設,鍛造出版川軍。圍繞出版理論研究、古籍整理出版、出版融合發展、國際傳播等重點領域,舉辦四川出版高質量發展研討班,開展期刊單位負責人崗位輪訓等,邀請全國知名出版專家來川授課、現場教學。立足提升專業能力、豐富繼續教育培訓,每年對近3000名圖書期刊編輯全覆蓋培訓,開展全省出版“好編輯”“好策劃”“好發行”“好經理”評選,支持指導各出版集團和單位開展業務交流、編校比賽等,著力打造一支政治強、業務精、作風正的出版川軍。
記者:砥礪奮進,未來輝煌,四川省委宣傳部對于未來全省出版業和全民閱讀的發展有什么展望,請和我們分享下。
孟華:進入發展新階段,出版工作面臨一系列新機遇新挑戰。在剛剛召開的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為我們更好堅守中華文化主體地位、更加自覺擔負新的文化使命,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們將始終堅持在習近平文化思想指引下,勇擔新使命,創造新業績,全力推動四川出版持續繁榮健康發展,努力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強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條件。
一是深入實施精品出版工程,全面提升川版圖書品牌影響力。精心策劃黨的創新理論讀物優質選題,推出一批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展示四川現代化建設實踐的主題出版物。深度開發巴蜀文化、古蜀文明、歷史名人文化、藏羌彝文化等特色內容資源,推動四川特色內容出版傳播。做強圖書出版主業,精心打造社科、文藝、教育、科技、少兒、古籍整理等領域拳頭產品,建設一批具有突出亮點的精品出版工程,更好打造四川出版品牌。
二是加快推進出版深度融合,著力塑造行業發展新動能。依托共建出版學院資源,整合政產學研用力量,推動融合出版重點項目建設,提升出版產業專業化、融合化、數字化和智能化水平。加強新技術應用,打造新興出版平臺和專業數據庫,推出多元化出版產品和服務,通過業態創新、產品創新和模式創新,拓展新興出版領域。
三是持續深化全民閱讀工作,加快推進“書香天府”建設。持續辦好天府書展,著力塑造更大的品牌影響力和行業聚集力。進一步加強閱讀引領,涵育閱讀風尚,推動全民閱讀擴大覆蓋面、提升影響力,構建覆蓋城鄉的閱讀推廣服務體系。指導全民閱讀活動重點單位編制全年重點活動日歷,形成主題鮮明、貫穿全年的“書香天府·全民閱讀”系列活動。籌備舉辦第二屆“書香天府·全民閱讀”大會。組織開展全民閱讀狀況調查,全面評估全民閱讀發展水平,有效助力全民閱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