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血濃于水 文融于脈 閩臺文旅交流呈現新景象

    2023-10-12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邱娟

    “暑期,媽媽特地從臺中來福州看我,臨走時她叮囑‘這里的家很暖心,把你托付給新家人我很安心,你要好好珍惜,安居敬業’。”在福建福州東二環臺胞公寓溫馨的家里,福州海峽交響樂團的臺灣青年小號演奏家曾欽堂盯著電腦屏幕上的一份特殊文件,回想一年多來團的經歷,感慨萬千。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建設兩岸融合發展示范區的意見》(簡稱《意見》)近日發布。9月27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48個部委和福建省召開貫徹落實專題會議,文化和旅游部等結合單位職責謀劃舉措。

    福建是80%臺灣同胞的祖籍地,閩臺流淌著共同的文化血脈,隨著閩臺文化往來日益頻繁,兩地文旅交流正呈現新景象、開啟新里程。

    兩岸同心呵護文化瑰寶

    曾欽堂所在的福州海峽交響樂團,是全國唯一省市共建、兩岸古典音樂家共組的職業交響樂團,有12名臺胞音樂家入職,創排了海峽題材交響音畫《海峽 海峽》、音樂劇《富春璧合》等。這是福建文旅界在兩岸融合新路上邁出的一大步。

    9月15日,由廈門歌仔戲研習中心與臺灣戲曲音樂協會合作排演、10名臺灣演奏員參與的我國首部世界記憶遺產僑批題材歌仔戲《僑批》在廣東深圳坪山大劇院上演。作為全國唯一根植于大陸、形成于臺灣、兩岸共同哺育的劇種,歌仔戲于1987年開啟了兩岸文化交流。此外,“福建文化寶島行”24次赴臺灣,走進臺灣100所高校;福建省實驗閩劇院連續21次赴馬祖開展“鄉劇相聚”演出;福建省雜技團10年間10次為澎湖鄉親獻上“春晚盛宴”……

    閩臺間凝聚著共同的文化基因,文化遺產在兩地傳續。

    “南音是兩岸唱不斷的鄉情鄉音,《意見》是臺胞文化傳承工作者的福音。”在廈門,年近八旬的卓圣翔正全身心撲在南音新書創作中。這位臺胞福建省級非遺傳承人一生致力保護、傳承南音,去年被推薦申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如今,他的臺胞學生林素梅、羅純禎也成為福建省級非遺傳承人。目前,福建已認定7位臺胞為省級非遺傳承人,1位推薦申報國家級非遺傳承人。

    福建登記在冊涉臺文物共1515處,占大陸涉臺文物總數的80%。2005年,福建率先啟動涉臺文物調查、保護。今年完成了福州安瀾會館等保護工程,推動閩南紅磚建筑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南島語族起源與擴散研究”入選“考古中國”重大研究課題。

    “閩臺歷史淵源深遠,豐富的涉臺文物資源是兩岸人民共同創造的文化遺產。按《意見》要求,發揮福建涉臺文物資源優勢,深化兩岸淵源關系,豐富交流內涵,吸引更多臺胞回鄉尋根謁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副廳長、文物局局長傅柒生表示,力爭在5年內完成國家級和省級涉臺文物保護和展示工程,對市縣級涉臺文物實施搶救性保護,鼓勵臺胞和臺灣團隊參與涉臺文物保護工作。

    文化血脈連通兩岸心橋

    9月19日,2023年海峽兩岸同胞護駕湄洲媽祖金身巡安在莆田啟動,近百家臺灣宮廟機構、近500名臺灣同胞參與。“媽祖信仰成為維系兩岸血肉親情的紐帶和連接兩岸的心橋。”正如湄洲媽祖祖廟臺胞義工王淑華所言,作為我國第一個民間信俗非遺項目,“媽祖信俗”臺灣信眾達1600多萬人。

    閩臺有許多相同的民間信俗。據統計,臺灣1萬多座廟宇供奉的前20位主祀神中有16位來自福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陳靖姑信俗擁有臺灣信眾逾千萬人。

    鄭成功精神是閩臺心靈相通的共有文化基因。9月13日,臺南市文化協會與廈門旅游集團簽署《兩岸民俗文旅聯盟合作協議》,協議涵蓋2009年創辦的海峽兩岸鄭成功文化節。今年8月底,延平郡王神尊從高雄返廈,從1月起赴臺灣9城的巡臺會香活動圓滿收官,參與信眾上百萬人次。作為延平郡王封號來源地、驅荷復臺的策源地,南平市延平區挖掘鄭成功遺跡,建設鄭成功文化主題公園,打造鄭成功文化品牌。2021年,延平郡王信俗被列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八閩地域特色文化在閩臺間綻放新姿。以媽祖文化、閩南文化、客家文化等祖地文化為紐帶,客家文化研學體驗營、兩岸青年閩都文化研學營、閩臺朱子文化研學營受到臺灣學子青睞;“海峽第一村”晉江圍頭舉辦了7屆海峽兩岸七夕返親節;石獅蚶江與臺灣鹿港連續舉辦16屆閩臺對渡文化節;三明寧化舉辦了28屆世界客屬石壁祖地祭祖大典,參與臺灣社團達100多個;“海峽兩岸書院論壇”“閩臺同名村鎮續緣之旅”連年舉行。

    “兩岸鄉親具有文化共識,在體驗習俗中,延續鄉愁、傳遞鄉情,傳承祖地文化。”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二級巡視員蘇忠明說,福建將繼續支持臺胞申請非遺傳承人,深化兩岸非遺交流,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和創新發展。

    建造臺胞愛的溫馨家園

    “終于有了自己的‘福居’。”海峽交響樂團協調解決臺胞公租房,搭建起臺胞家園。

    《意見》發布次日,曾欽堂所在的兩岸社區交流中心迎來福州市晉安區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楊佳松率領的“打造臺胞‘登陸第一家園’晉安樣板”專題協商活動一行,臺胞的居住保障、交流融入等頗受關注。兩岸社區交流中心主任祝曉娟介紹,“臺胞臺企資訊服務中心”與“臺陸通”數字服務平臺提供100多項服務,解決臺胞痛點難點問題。

    “要做好貼心服務,為臺胞提供更多個性化、精細化和差異化服務,辦好‘鄰里文化周’‘連心節’等活動,促進臺胞更快融入社區,感受家的溫馨。”楊佳松說,下一步將推動《意見》落實落細,以閩王、白馬王等信俗文化為紐帶,加深兩岸信俗文化交流交融,推動兩岸匠人師帶徒創新機制,讓兩岸傳統手藝、傳統文化代代相傳。

    2022年,臺胞楊曜志入選福建鄉村文化和旅游帶頭人。目前,有8名臺胞被評為福建省鄉村文化和旅游能人、福建省文化和旅游系統青年拔尖人才。閩臺文化藝術人才評定標準逐步完善,臺胞納入省級文旅人才項目并給予政策傾斜。

    近年來,福建省閩臺青年文旅創意產業促進中心助力200多名臺胞赴大陸文旅企業見習,幫扶20多家臺胞創新創業基地,舉辦就業創業沙龍等,讓臺胞多維度感受福建文旅新環境。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