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宣傳部日前在京舉辦2023年第3次版權全鏈條保護暨行政司法協同治理工作會議,深入系統總結2023年上半年版權保護行政司法協同機制工作情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版權保護創新模式。
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翟德罡提到,北京市版權保護戰線有關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以開展主題教育為契機,緊緊圍繞“四個中心”功能建設任務,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努力筑牢版權保護屏障,大力推動首都版權業高質量發展,為助力首都經濟社會創新發展提供有力司法行政保障。
聚焦機制建設強化制度保障
北京市委宣傳部版權管理處處長冷文波在通報2023年上半年版權保護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工作情況時說,今年上半年,各成員單位在全鏈條版權制度體系建設上謀篇布局,著力形成權界清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的體制機制。
據了解,北京市版權局利用版權保護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就推動高頻涉訴企業調解、建立非法網站快速投訴查處渠道、開展瀏覽器新型侵權模式調研等9個問題達成共識,取得實效。北京市公安局持續加強與行政執法部門協作配合,建立了“公安+行政”執法協作機制。北京市人民檢察院按照“兩區”建設工作要求,積極融入知識產權全環節改革行動,推動順義、海淀、東城等區人民檢察院與相應重點科技園區建立檢察聯絡機制,提升知識產權維權能力。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探索建立“版權預警+維權綠色通道”機制,組織召開預警工作會,對重點在京平臺提供線索速查速辦,協調關停、清理侵權盜版“黑網站”11家。
此外,北京市版權局還修訂出臺《北京市版權工作站管理辦法》,北京市廣電局修訂完善了2023年版《北京網絡視聽平臺企業合規手冊》,進一步加強對全市重點網絡視聽平臺版權保護方面的合規指引。
聚焦科技賦能提升工作效能
據了解,北京市版權全鏈條保護成員單位持續推動技術創新,借助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為推動版權事業繁榮發展提供堅實可靠的技術保障。
北京市版權保護中心主任薛峰介紹,北京市版權保護中心在全國率先推出作品登記“數字證書系統”,實現了政府和企業之間的作品登記信息和作品著作權流轉信息共享。由市版權保護中心、北京互聯網法院聯合發布的“版權鏈—天平鏈協同治理平臺”,實現了行政司法雙鏈存證,使著作權訴訟中的取證、舉證以及證據審核認定方式發生根本性變化,大大降低了權利人的舉證負擔,節約了訴訟成本。
在創新探索中,首都版權協會與北京市知識產權公證服務中心聯合打造的“公證證據保護平臺”,正式接入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接入后,北京互聯網法院實現了訴訟證據的一鍵調取,縮短了舉證、質證周期,提升了司法效率,為權利人維權提供了便利。
北京鐵路運輸檢察院自主研發的“濫用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惡意訴訟類案法律監督模型”,以案件辦理推動版權保護工作走深走實,實現檢法監督職能協同聯動。
聚焦案件查辦凈化市場環境
各成員單位對打擊侵權盜版違法行為持續保持高壓態勢,提升版權重點領域監管水平,以案件查辦規范版權市場經營秩序。
比如,北京市公安局全力開展版權違法犯罪打擊活動,與市版權局、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首都版權協會多次會商研究打擊工作。今年3月,在外省警方密切配合下,“公安+行政”通力協作,一舉打掉9個非法印刷、批發、銷售盜版圖書的違法犯罪團伙,現場查獲盜版少兒讀物、教輔教材、人文社科類圖書261萬余冊,涉案金額約1.3億元。
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落實青少年版權保護季專項行動要求,迅速查辦北京某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手機APP私自傳播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京津冀蜀多地少兒、科教電視臺相關節目案。
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建立了打擊整治銷假銷劣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以12345投訴數據為依托,發現并向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移送重點線索400余條,推動刑事立案23起、查處侵犯知識產權行政違法案件37起。北京市人民檢察院四分院上半年共受理著作權領域案件173件,通過研發設計“知識產權惡意訴訟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發現的異常數據與兄弟檢察院、行政機關、行業協會共享,推動惡意訴訟問題由發現難向隱匿難轉變,橫向構建多元共治最大“同心圓”。
聚焦協同聯動傳播版權聲音
“在提高版權保護預警防范意識,強化版權全鏈條保護方面,各成員單位有效推動版權保護工作專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冷文波提到,各成員單位通過加強互聯網基層資源管理,在深化區域執法協作、探索版權糾紛多元調解等方面進一步強化協同聯動。
據了解,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嚴格落實“未備案不接入”原則,針對檢查發現的問題進行跟蹤指導,督促接入商及時整改到位。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牽頭召開首屆京津冀地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協作聯席會議,聯合簽署京津冀地區文化市場“初違免罰36條”,助力優化京津冀地區營商環境。市公安局依托版權行業市域治理專班,與相關行政機關深化共管共治效能,從源頭凈化市場環境,確保對違法行為及時予以查處。
在加強多渠道合作方面,北京市廣電局指導北京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對愛奇藝、優酷、抖音、快手等重點平臺開展訴前調解專題調研,加強版權宣傳教育和司法科普,充分發掘版權資源。市版權保護中心、首都版權協會與中國電子商會等8家單位簽訂國家區塊鏈創新應用試點合作協議,本著“共建共治共享”原則,共同打造可信數字版權生態。
為抓好版權調解隊伍建設,北京市司法局舉辦行業性、專業性人民調解員業務培訓,完成全市人民調解員等級評定,首都版權協會知識產權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調解員參評率100%。
此外,各成員單位為增強全社會保護版權意識,開展一系列形式新穎、內容豐富的宣傳活動。北京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總隊積極開展普法宣傳教育,聯合知乎網等平臺企業,在校園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市版權局會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國辦事處,聯合主辦“傳統與創新的對話”主題宣傳活動,創新舉辦“版權點亮生活之美”——首都版權之夜活動,讓公眾真正走近版權、了解版權,體驗創意產品和創新服務。市版權保護中心通過“4·26”版權宣傳周、商務服務專場政策解讀會等途徑,積極宣傳作品登記的法律知識,讓文化創意企業進一步了解版權知識,不斷強化版權保護意識。
“各成員單位積極加強溝通聯動,充分發揮版權保護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實效,提高著作權案件辦理效率,做好行刑銜接、移交工作,有效維護首都版權良好秩序。”翟德罡在總結講話中提到,希望各成員單位把握好新時代版權工作的新特點、新規律、新要求,積極推動版權保護行政司法協同治理工作,持續深化版權領域協作,對社會關注、群眾關心的重點領域和重點問題開展深入調研,充分發揮新技術在推進版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方面的重要作用,不斷維護首都良好的版權秩序和環境,為新時代首都高質量發展貢獻版權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