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廣告傳媒>

    廣告傳媒

    “短視頻審美”不可隨意越界

    2023-10-12    來源:中國文化報 夕君    編輯:謝佳曄

    短視頻當下頗為流行,擁有故事情節、戲劇效果的短視頻具備一定的文藝作品屬性,尤其受歡迎。依托小體量快速傳播信息或博人一笑本來很好,但是追求短平快、拒絕深度與復雜,崇尚單刀直入、不斷反轉的“短視頻審美”過多地影響藝術創作,則未必是好事。審美格調并無絕對的高下優劣之分,但百花齊放的同時應當各有天地,隨意越界便需要適當予以警惕。

    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正在院線公映,影片的不少臺詞金句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有不少精彩片段被剪輯成短視頻在網上傳播,為影片打開局面。不過,該片也存在故事破碎、情節割裂等問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當然是復雜的,但“短視頻審美”對視聽內容創作的過分滲入,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

    文藝創作的短視頻化傾向并非始自電影《前任4:英年早婚》,也并不局限于電影。2020年版電視劇《鹿鼎記》就帶有明顯的“短視頻審美”特征,主創處心積慮地在重點橋段中堆砌笑點,以致從臺詞到表演用力過猛、反顯尷尬,整體劇情邏輯不暢、場次間缺乏必要的銜接。除了影視劇,現下流行的小劇場相聲中,原創作品也較少傳統相聲的鋪平墊穩、三翻四抖,而主要以邏輯上并無多少關聯的小段子、小包袱相疊加的形式輸出笑點,正活聽來很像返場小段,其間分明可見搞笑短視頻的影響。這類作品即時效果往往不差,但很難留得住、傳得開。

    過分強調和追求短時間內“抓人”,很容易忽視藝術結構的總體經營、思想內涵的嚴肅探尋,使得這類作品帶來的審美感受過于單一,且流于表面、一笑即逝,無法喚起受眾理性與情感的深度參與。真正的審美是復雜的、需要受眾主體性全情投入的心理精神活動,優秀的文藝作品帶給欣賞者的審美感受通常是多元的、豐富的、有所啟迪的,一點蘊藉與余味尤為重要。古典小說《紅樓夢》的思想內容不可能一言以蔽之,話劇《雷雨》的深層意蘊可以進行多角度挖掘,哪怕小如一句戲曲唱腔也要講究結構,落腔時的痛快淋漓往往是經由此前的千回百轉鋪墊積蓄而來。好作品呼喚并經得起受眾反復品味解讀,其帶給受眾的滿足感總是以延宕的方式到來,那些難以言說的微妙感受無限趨近藝術的本質。相反,一概“直給”、只求短暫感官刺激,難免顯得廉價。

    “短視頻審美”主導下的藝術創作剝奪了觀眾享受復雜審美愉悅的權利,也省去了創作者布局謀篇、苦心經營的努力過程,長此以往,對創作者的思維、技藝和觀眾的欣賞水平而言都非好事。藝術的歸藝術,娛樂的歸娛樂,大可對話但不要越界,這樣才能各得所求、各得長久。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