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出版發行>

    出版發行

    長江出版社:用出版講好長江故事

    2023-10-1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有這樣一家出版社,他用出版的方式記錄長江、守護長江、傳承長江——“長江”是他獨一無二的“標簽”,是他參與市場競爭的“品牌”,更是他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源泉”,這家出版社就是成立于2004年的長江出版社。

    “解讀長江經濟帶”、《長江文化史》、“長江巨變70年叢書”入選中宣部主題出版重點出版物和國家出版基金項目;《長江巨型水庫群防洪興利綜合調度研究》《長江文化史》先后榮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長江演變與水資源利用》入選第四屆“三個一百”原創圖書出版工程;《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建筑物設計及施工技術》入選國家出版基金項目,榮獲湖北出版政府獎……秉持“凝聚長江智慧、傳承長江文明”的初心,依托水利部長江水利委員會深厚的專業優勢和科技實力,長江社矢志不移地記錄著長江科技發展成果,謳歌著長江人,弘揚著長江文化。經過近20年發展,長江社早已注入了長江的品格,用一家出版企業的力量、精神與責任,譜寫著一首首動人的長江之歌。

    挖掘長江智慧 展現長江力量

    名為“長江”,使命是服務“長江”。長江社致力于挖掘記錄長江治理保護過程中涌現出來的“長江智慧”,把學術出版放在核心地位,傾心挖掘“長江”中深藏的學術價值。

    在長江社打造的一系列長江學術著作中,最值得一提的莫過于《長江河湖大典》。該書從2015年開始著手策劃,2016年即入選湖北省學術著作出版專項資金項目,最終于2022年10月正式出版發行。

    回顧用7年時間出版的這套書,長江出版社社長趙冕這樣說道:“我們和水利專家們一道把長江流域的河湖資源搞清楚并記錄下來,讓國人更了解長江資源,讓長江更好地服務國家的經濟建設和水生態建設!”長江是我國湖泊分布最密集的區域,卻少有對其進行系統性闡釋的資料,而《長江河湖大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系統梳理長江流域河湖資源并正式出版發行的出版物,分為《長江河流大典》《長江湖泊大典》《長江水庫大典》3個分冊,以近400萬字的篇幅,全面、系統地反映了長江流域河湖自然概貌以及治理保護利用等情況。

    《長江河湖大典》出版后引起強烈反響,長江社用出版物的方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不僅延伸了技術的社會價值,更實現了一家出版企業的社會價值。

    自成立以來,長江社策劃出版的關于長江的大部頭學術著作還有很多,如“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研究叢書”、“長江經濟帶生態保護與綠色發展研究叢書”、“長江巨變70年叢書”、《長江治理與保護報告》、《長江巨型水庫群防洪興利綜合調度研究》、《長江三峽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實踐》等。對此,趙冕表示:“每一部學術著作都是長江社重視學術出版、向世人展現出版力量的嘔心力作,也都是對長江社在喧囂的市場經濟環境中甘守寂寞、久久為功、努力踐行社會責任的最好回報。”

    謳歌長江人物 贊美長江精神

    林一山、鄭守仁、文伏波、崔政權……這些長江人物用智慧和汗水筑起了一個個長江水利工程的豐碑,“他們的品性和他們的貢獻一樣,也是一筆寶貴而不可多得的財富,值得被記錄、被傳播。”趙冕的一番話道出了長江社全體同仁的心聲,“請最好的作者記錄長江人的事跡、傳播長江人的精神,是我們長江社義不容辭的責任!”

    正是秉持著這樣的出版理念,才有了《長江之子鄭守仁》的誕生。2018年8月,撰寫采訪工作拉開序幕,曾寫過《智者樂水》《悲壯三門峽》等著名報告文學的知名水文化專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靳懷堾擔綱作者。2020年5月,《長江之子鄭守仁》正式出版并于同年獲得第三屆十佳荊楚圖書獎。2020年7月24日,鄭守仁院士病逝,《長江之子鄭守仁》成為大眾走近鄭院士的“必讀之書”,這讓長江社的編輯和作者心里也有了一絲絲安慰:為了出這本書,他們“惡補”水利專業知識,大量研讀鄭院士的學術著作以及他參與或主持設計建設過的水利工程的文獻資料;他們和永遠忙不完的鄭院士“搶時間”,作者專程走訪鄭院士的故鄉時,甚至找到了連他本人都淡忘了的信息。這些努力讓《長江之子鄭守仁》真實感人,也讓這位為我國水利事業作出重大貢獻的“長江之子”永遠活在了讀者的心里。

    之后,長江社又推出了《治水將軍文伏波》《勘察衛士崔政權》《大供水——“時代楷模”東深供水工程建設者群像》等一大批水利杰出人物的紀實報告文學圖書,讓更多的讀者了解長江建設者和他們所作出的貢獻。在趙冕看來,以報告文學講述長江人物故事,詮釋中國水利人的工匠精神,謳歌中國水利人的家國情懷,傳播中國水利人對祖國事業的摯愛和擔當,是長江社積極踐行出版企業社會責任的一種方式。

    弘揚長江文化 堅守長江責任

    在我國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光輝燦爛的長江文化有其獨特價值。長江社在時代的感召和歷史責任感的激勵下,用好出版力量弘揚好長江文化,不斷探索、努力創新,做到早動手、早謀劃,推出了一系列弘揚長江文化的大部頭叢書,其中“中華長江文化大系”“長江文明之旅”“長江專門史”格外耀眼。

    “中華長江文化大系”的組織編纂工作比較早,國內近200位知名專家、學者、作家踴躍參與并傾注心力承擔編撰任務。該書學術顧問季羨林將這套圖書出版的意義概括為:“過去只處于萌芽狀態的長江文化,現在的成果已經是異常卓著了;長江文化作為中華優秀文化的組成部分,開始進入了弘揚之列;通過對長江文化的研究,中國古代史的真面目大白于世;長江文化的研究,開始成為當今學壇上的顯學了。”2009年,長江社開始啟動“中華長江文化大系(二)”的編纂出版工作,該套叢書入選2009年國家出版基金項目。2013年4月,第一批圖書出版發行。2014年10月,64卷全部出版發行。“‘弘揚長江文化’,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回顧編纂“中華長江文化大系(二)”的5年,趙冕很是感慨。她說,長江社作為出版方,不亞于組織指揮了一場全方位的“戰役”、策劃完成了一個龐大系統的“文化工程”,“如果把這套叢書的64卷著作碼成一排,足足有一米多長。讀者將這部叢書從頭讀到尾,不僅可以全面了解長江文化,甚至還可以成為‘長江專家’。”

    如果說“中華長江文化大系”是“大家閨秀”,那“長江文明之旅”就是“小家碧玉”,該套叢書由武漢大學資深教授馮天瑜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鈕新強擔任總顧問,著名學者劉玉堂和王玉德擔任總主編,共32卷,著力把握長江流域經濟社會發展新特征,深入挖掘長江文化底蘊和特質,行文生動,圖文并茂,設計精美。該套圖書入選全國優秀科普作品。

    “長江專門史”可以說是長江社的“顏值擔當”,從《長江文化史》開篇,驚艷問世,屢次獲獎,后陸續推出了《長江經濟史》《長江水利史》《長江航運史》,即將面世的還有《長江考古史》《長江飲食文化史》《長江防洪史》《長江橋梁史》《長江水文化史》等。

    自建社至今,長江社從未停止弘揚長江文化的腳步,《圖說長江流域珍稀保護動物》《圖說長江流域珍稀保護植物》《兒行千里——沿著長江上高原》《畫夢長江》《長江之歌 文明之旅》《不廢長江萬古流》《長江防洪工程史話》,等等。這些記錄長江文化的圖書不僅填補了長江研究和出版的空白,也給歷史留下了一部部別樣的長江文本。

    當越來越多的讀者通過一本本由長江社出版的文化精品了解長江故事時,一定會記住在中國出版界還有一家擁有強烈社會責任感,用出版的力量守護長江、記錄長江、傳承長江,并且生在長江、長在長江、名叫長江的出版企業。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