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出版發行>

    出版發行

    從一本手工書到一個生態圈 “華夏手造”:開拓出版融合發展新路徑

    2023-10-10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9月20日至24日,以“數智賦能 聯結未來”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以下簡稱數博會)在甘肅敦煌舉行,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華夏手造”品牌正式亮相。

    數博會上,河南展區內熱度不減,“華夏手造”品牌旗下的AI剪紙許愿機、AR/VR圖書、編織、針織等特色體驗項目,吸引諸多讀者打卡體驗,沉浸式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別樣魅力。

    而此次亮相,還只是一個開始。從一本手工書到一條產業鏈,再到一個生態圈,“華夏手造”將代表“出版豫軍”開拓出一條出版深度融合的新路徑。

    科技賦能文化,AI讓剪紙活起來

    9月22日,河南展區吸引來了不少穿著校服的中小學生。在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展臺上,有趣的折紙小動物、編織玩偶讓學生們愛不釋手。一旁的AI剪紙許愿機更是讓人驚喜,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數字編輯樊曉輝現場講解著操作辦法,學生們紛紛排隊體驗,對著機器許下自己的愿望,有老虎、錦鯉或是契合中秋節的明月主題,不大會兒工夫,一幅幅獨一無二的圖案便出爐了。

    在得知這些圖案都是取自于剪紙題材的手工圖書后,敦煌中學學生陳子鑫十分期待地說:“現在科技發展得非常迅速,沒有想到剪紙還可以這么玩,希望將來上課也能用到這樣的高科技設備,讓我們能夠更輕松、更直觀地體驗傳統文化。”

    在活動體驗區,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的編輯和手工老師專門帶來了手工紙、針線、毛線等各種物料,不少學生現場學習折紙、編織技法。《嘆為觀“紙”》一書的責任編輯梁瑩瑩介紹說:“這本書中有很多包含中國元素的折紙,比如說漢服、熊貓、錦鯉等等,大家在看紙質圖書的同時,可以用手機掃碼,看到三維立體模型。另外,我們還準備了現場折紙活動,希望帶給讀者全方位的文化體驗。”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輯范廣紅表示,近幾年,VR、AR技術越來越普及,這是一種趨勢,也是未來圖書很好的呈現形式,今年我們加大研發投入,在手工書和科普書上進行了一些嘗試,此次帶這些產品參展數博會算是初次亮相,今后我們將不斷完善優化,將新科技更好地應用在圖書出版中,為讀者帶來更好的閱讀體驗。

    聚焦手工出版,深耕20年蹚出新路子

    “華夏手造”,其實是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深耕手工圖書出版領域近20年的最新成果。

    2004年,面對傳統出版轉型升級的時代浪潮,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對中國創意手工市場進行詳細而周密的調查后,決定以手工圖書為依托,集中優勢力量進行手工產業鏈的布局發展。

    源于圖書,又超越圖書。在發展過程中,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以手工為核心元素,培訓與材料創意銷售相結合、虛擬網絡和實體體驗相結合、手工藝術與創新教育相結合、點的布局與行業發展相結合,實現手工與出版的融合發展。

    2011年后,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手工圖書長期穩居手工出版領域國內前列,占據了國內手工圖書近40%的市場份額,形成了“買手工圖書找河南科技出版社”的行業口碑及地位,截至目前,已累計出版了1400多種手工圖書。

    2012年,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成立鄭州如一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注冊了“玩美手工”及“兩只老虎”手工品牌,此后10年間,以手工圖書出版為源頭,上下游不斷延展,從材料、工具到大師、課程,從圖書出版到展會平臺,從線上手工藝網絡大學到線下創意體驗中心……一個完整的手工出版融合產業鏈逐漸形成。

    其間,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連續舉辦五屆“中國國際手工創意產業博覽會”,吸引來自中、美、德、法、日、韓、英等40余個國家和地區的一線手工品牌、行業名流均與會參展,參觀人數超10萬,是國內目前手工藝行業最大最專業的博覽會。

    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相關負責人表示,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的手工圖書已經從原來的國外進口轉向自主開發,更加注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挖掘和呈現,比如我們推出“讓非遺會說話”叢書,打造“中小學勞動教育中的手工非遺傳承出版融合平臺”,以非遺文化為核心內容資源,以勞動教育服務為實現形式的融媒體出版平臺,圍繞內容出版,通過圖書、視頻、音頻、傳承計劃、勞動課程、實踐工具材料等,堅持“五育并舉”,借助中華優秀傳統非遺文化,普及勞動教育,傳承非遺文化。

    探索不斷,收獲不止。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多年來基于手工圖書出版優勢打造的“中國手工創意產業數字服務平臺”項目特色明顯,“中國手工創意產業數字服務平臺”入選2019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中小學勞動教育中的手工非遺傳承出版融合平臺”入選2020年度數字出版精品遴選推薦計劃。手工數字課程在架200余門,課程總時長300余小時,逐步形成了手工細分類的學習服務平臺。

    瞄向知識服務,“華夏手造”致力打造新名片

    近年來,隨著《出版業“十四五”時期發展規劃》《關于推動出版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陸續出臺,深度融合成為出版業當下及未來一段時期的重要發展路徑。

    “融合出版階段,不僅體現在內容產品形態融合,還有內容傳播渠道及服務融合和資源要素融合。”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喬輝認為,深度融合就是要實現從一次性出版到可持續出版,從單向靜態出版向動態交互的在線出版,從傳統的制作流程過渡到整個全流程數智化的生產流程,從單一圖書產品形成多媒介多形態的產品矩陣,從圖書出版商過渡到內容知識服務商。

    從一本書延展到一條“鏈”,再擴展為一個“圈”,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又開始了新一輪探索。按照中原出版傳媒集團“四橫七縱多生態”產業發展新格局,“華夏手造”項目以內容為核心,以IP創意延伸為支撐,以全媒體營銷為驅動,聚集資源、凝聚用戶,構建價值共生生態系統和知識服務產業平臺經濟。

    具體來說,“華夏手造”項目以手工藝的傳承、保護和創新弘揚中華文明為目標,為手工行業愛好者和從業者提供一站式服務平臺。線上精心打造手工創意產業數字服務平臺,線下打造手工展會、手工創意博覽中心、手工產業基地三位一體的體驗中心,加快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沉浸體驗、知識服務賦能手工產業融合發展的新格局,以知識服務為紐帶的價值共生多元生態系統。積極對接地方政府、行業協會、學校和企業,加快匯聚河南省內各類“手工作坊”,傳承保護非遺手工,通過創意賦能傳統手工進入現代生活方式、進入課堂與研學,開展版權交易、創意孵化、手工教育、文創產品等服務。

    自今年5月“華夏手造”項目立項后,一系列措施緊鑼密鼓地實施開來:升級改造“華夏手造”創意體驗中心,增加非遺項目手工教室;組織編寫非遺手工課程進勞動教育的教材;細化內容方案,推動非遺課程進校園……

    喬輝表示,科技社走的是出版融合專業特色之路,以出版專業知識賦能手工產業發展,是出版與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深度融合,實現以小切口帶動大產業。同時突出建設自主品牌,以手工出版為突破,把書香河南、設計河南、技能河南、標準河南四者打通,融在同一個平臺經濟上,把“華夏手造”塑造成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知名品牌。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