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終于搶到了門票,太興奮了!”10月5日帶著家人來揚州游玩的南京人劉先生,一直對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心心念念,但大運河博物館假期門票已全部被預約。后來他得知,假期博物館每天上下午分別增加800個和1300個當天入館名額,于是捧著手機搶票,終于如愿以償。
記者了解到,這個假期,中運博提前7天釋放的每天1.8萬張門票,10分鐘內就被預約一空,其他“網紅”博物館如南京博物院、蘇州博物館等,早在長假剛開始,整個假期的門票就全部約完。
博物館成為游客來江蘇的重要打卡地。很多博物館入口處排成了長隊,展廳內人頭攢動。長假期間,淮安市博物館共接待游客近10萬人次,鎮江博物館接待游客6.28萬人次,徐州博物館接待游客6.02萬人次,揚州博物館本館接待游客近6萬人次,常州博物館本館接待游客5.8萬人次、恐龍園分館接待游客9.46萬人次,淮海戰役紀念館接待游客10萬多人次……大多數博物館創下歷史同期新高。為更好滿足游客參觀需求,多個博物館延時開放,其中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將開放時間延長至23:00。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國內考古發現中保存最完好、雕刻最精美的戰國木雕車,紋飾之精美絕無僅有。”淮安市博物館副館長陳永賢驕傲地說。正在展出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淮安》大型基本陳列展,記錄著這座城市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而“國寶聚首 皇家器象——圓明園獸首暨清代宮廷藝術特展”是淮安市博物館為迎接假期舉辦的精品特展。
揚州博物館陳列展歷史性、革命性和藝術性并重,共推出6個基本陳列、4個特展、4個虛擬展覽,既有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展、非遺展、書畫藝術展,還有傳承紅色基因的革命文物圖片展及版畫藝術展,滿足各類人群的多元化需要。
讓文物活起來、潮起來,各大博物館融合先進科技和創意,帶領游客走進一個個神奇夢幻的世界。在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游客佩戴MR智能講解設備,在虛擬講解員“小狀元”的帶領下,進行一次穿越古今的科舉文化之旅;在淮海戰役紀念館,游客通過觸摸“十人橋”門板,就可以感受到當年冰水中架橋戰士的頑強意志;無錫博物院運用數字交互投影技術,完美呈現清初畫家石濤《看杏詩意圖》中的山水意境,游客如入畫中;徐州博物館推出智慧語音導覽、AR眼鏡導覽服務,激活數字文物多媒體交互系統,帶給觀眾沉浸式藝術體驗。
縣鄉影院迎來觀影熱潮
記者從江蘇省電影局獲悉,中秋國慶檔全國電影票房27.33億元。其中,江蘇電影票房2.8億元,觀影679.45萬人次,票房和觀影人次雙雙位居全國第二位。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中秋國慶檔市場下沉趨勢明顯,三四線城市票房份額超過42%,為歷史最高。在江蘇,很多人返鄉過節,為縣鄉影院帶來一大撥觀影流量。
10月2日16時30分,南通如東星馳未來影院黃海路店熙熙攘攘,大手拉小手的觀影之家隨處可見。在南京一家銀行工作的孫果,領著妻女回老家如東過節,帶著全家六口人剛剛看完《志愿軍:雄兵出擊》。孫果說,《志愿軍:雄兵出擊》很適合全家一起觀看,老父親能追憶他們那個年代,孩子能感知當下生活的來之不易。“看這樣的電影也是一次愛國主義教育,我們不能忘記有那么一群人,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拋頭顱、灑熱血。”
“這個假期三人及以上結伴觀影的比例接近兩成。”星馳未來影院負責人繆宏建介紹,2016年,他在老家如東縣岔河鎮開辦了第一家鄉鎮影院,其后7年,又在蘇南和蘇中陸續開了15家鄉鎮影院。繆宏建告訴記者,中秋國慶期間,《堅如磐石》和《志愿軍:雄兵出擊》兩部片子最火爆,每部片子都排了10場以上,黃金場次平均上座率能達到90%左右,很多影迷都是拖家帶口來看電影。
中秋國慶檔期間,江蘇很多鄉鎮影院推出購票優惠、影迷見面會等活動。萬達影城沭陽店針對學生群體推出最低19.9元觀影優惠活動。影院經理王佳堃透露,8天假期,沭陽店觀影人次近2萬,是平時的五六倍,其中大部分觀眾都是節日返鄉的年輕人。
10月5日上午,南京財經大學大二學生王潤之和朋友在萬達影城沭陽店一起觀看了電影《堅如磐石》,這部張藝謀首次挑戰當代都市犯罪領域題材的影片極具戲劇張力。王潤之認為,張國立和于和偉兩個老戲骨把權謀之爭演繹得淋漓盡致。
從業12年的王佳堃明顯感受到觀眾喜好的變化,“剛工作那會兒,很多人來電影院是沖著歐美大片。但近幾年來,大家越來越認同國產片,尤其是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
相較于縣鄉級影院的火爆,南京萬達仙林萬達茂店影院經理張駿發現,來看電影的大多是附近居民。“雙節期間,大家要么出去旅游,要么返鄉了。”不過張駿認為,中秋國慶檔的票房潛力還未完全被激發出來,“片子整體品質不錯,等大家回寧后,票房應該能發揮長尾效應,‘后勁’仍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