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廣告傳媒>

    廣告傳媒

    高校美育的當代轉型與價值延伸

    2023-10-08    來源:中國文化報 李百靈    編輯:謝佳曄

    中央美院美育研究院“中華美育行之草原生態美育工作坊”在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開展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中央美術學院老教授重要回信精神,推動高校美育工作,中央美術學院近期舉辦了“全國高校美育優秀案例交流展示”活動。活動內容包括“全國高校美育優秀案例展覽”“全國高校美育優秀案例展播”和“全國高校美育優秀案例展示”融媒體直播活動。通過來自全國22個省區市的59所高校帶來的61個優秀美育案例,較為全面地反映了近年來全國高校美育教學與實踐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

    將傳統文化引入美育課堂

    中華民族豐富而悠久的傳統文化是高校美育的重要資源,不少高校都開設與完善了融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美育創新課程。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基地,山東管理學院入選項目《以黃河藝術非遺之精,感黃河藝術生態之美——藝術功能融入〈藝術學概論〉課程》將黃河流域非遺文化融入課堂,把非遺傳承項目楊家埠手繪年畫、掐絲琺瑯、木雕技藝等非遺藝術形態融入《藝術學概論》課程中,使學生了解與學習以黃河流域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形態背后的故事與內涵,突出了學校的辦學定位和學院非遺傳承與創新的品牌特色。

    黃岡師范學院的《根植鄂東傳統,活化非遺文化——高校美育“三維同構”模式創新與實踐項目》以當地的非遺文化為美育資源,設置了以鄂東非遺文化為主線感受美、以非遺社團體驗美、以非遺文創項目創造美、以線上特色課程傳播美的“四美”課程,以美育公共課程為基礎、非遺特色美育選修課為延伸、線上特色課程為載體、非遺美育實踐社團為拓展的“四位一體”美育課程體系。

    內蒙古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則立足工藝美術教育。《蒙古族皮雕工藝》課程結合專業特點和行業發展,建成“皮雕傳統工藝技藝+智能化制造+數字化宣傳”的現代新型民族工藝技藝課程,并依托課程建立犇騰文化文創品牌,建成學校皮雕社團、皮藝工坊,開發現代課程體系,多角度、多維度地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引入課堂。

    多方合作助力兒童美育

    兒童是美育工作的重要對象,如何發揮多方力量,幫助孩子們提高美學素養,實現身心健康成長?

    西安美術學院的《童心童趣,暖星美育》項目聯合寶雞智塔兒童啟能成長中心,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雙方在“以兒童為本”教育理念指導下,通過創意繪畫與益智歌舞兩大板塊的形式豐富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和精神發育遲緩兒童的心靈。山東大學(威海)的《藝星相伴,與愛同行——面向自閉癥兒童的藝術療愈之路》項目用7年的時間,在關愛自閉癥兒童方面做了很多探索和努力,以藝術為媒介為自閉癥兒童的成長賦能。

    山東藝術學院教學團隊的年畫東方美育創新課程從年畫創新的視角切入,以當代生活美學的眼光,通過數字藝術的形式,融合民間藝術與當代藝術,打造具有創新思維、富有濃郁藝術氣息、適用于學前兒童的美育包產品。上海師范大學則嘗試將社會學的相關理論與方法運用在美術教育研究中,從而力求完善鄉村學校美術教育發展理論。團隊基于扎根全國鄉土資源、鄉村學校的調研,提出的鄉土資源融入鄉村學校美術教育的頂層設計規劃、“3+2+X”的鄉土美術課程模型與實施策略,有助于解決鄉村美術教育質量偏低、課程內容同質化、鄉村美術教師專業化程度不足、學校美育的社會價值與功能不被重視等問題。從美育視角,在鄉村學生心中播下未來鄉村振興的種子。

    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自2018年起創立了美育工作室,在全面服務社會美育浸潤計劃的同時,著力實施了《中小學課后美育課程建設項目》。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執行院長金江波認為:“美育的目標遠不僅僅在于培養藝術家,更是著眼于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我們應該對中國獨特且卓越的藝術與美學有所了解,并對其懷有敬畏之心。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培養和保持孩子們的創造力,才算得上是我們所追求的美育的真正價值所在。”

    反哺鄉村賦能振興

    圍繞著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近年來涌現了一大批美育服務城市公共文化建設,特別是鄉村振興的實踐案例。從“以鄉土為課堂”的育人模式創新實踐到鄉村美育小屋的標準化建設嘗試,從藝術作品的公共展示到衣食住行的生活設計,美的創造有了大量的“實題”實踐。

    中國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以“鄉土為課堂”作為美術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學院長期扎根福建省屏南縣展開美麗鄉村、美育傳播、社會服務等實踐教學活動,形成育人模式、社會實踐、育人成果與社會服務的美術教育人才培養的閉環。在育人模式上建立了高校、政府、社會力量資源之間的平臺資源框架,把學生返鄉創業、畢業生入鄉就業融入鄉村社區發展中,為高校學生提供創新創業平臺。這些“扶上馬”并“送一程”的舉措為高校育人模式和藝術服務鄉村建設開拓了更多的可能性。

    四川美術學院開展了“藝術勞動美育實踐”課程改革,將專業教育、勞動教育和鄉村美育相結合,動員藝術院校力量進入鄉村振興領域,通過師生的藝術勞動和藝術服務,助力于鄉村公共環境的審美化改造,助力于豐富鄉村公共藝術活動,助力于提高群眾審美能力,用課程的方式將高校美育助力鄉村振興寫進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從原來分散的、偶發性的行為,轉變成為有組織的、長效性的機制,進一步發揮了高等藝術院校的美育引領優勢和藝術輻射力。

    云南藝術學院的“鄉村鑄美”——萬溪沖藝術美育社區建設的實踐項目也是將美育浸潤與鄉村文化振興有機結合的案例之一。云南藝術學院的音樂、美術、藝術設計、影視、戲劇等學院的專家團隊與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團隊積極配合,搭建“萬溪沖藝術社區專家工作站”,從美育出發,完善鄉村特色文化傳承與美育建設,因村制宜保護當地的鄉土特色文化。

    這些美育案例反映了近年來高校美育工作的新格局、新趨勢。立足新時代、新征程,高校美育要順應時代之變,肩負起國家使命、人民期盼,改革創新,大力發展,以新氣象、新作為推動高校美育工作取得新成效。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