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出版發行>

    出版發行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新時代“三全育人”的創新實踐

    2023-10-07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在上海建設全國高校“三全育人”綜合改革試點區的實踐中,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始終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科學務實的舉措,厚植高技能人才培養新沃土,鋪就高技能人才發展成功路,統籌校內各方力量,整合育人資源,扎實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

    一、聚焦新要求,實施“一二三四”工程,筑牢“內圈”第一課堂全員育人主陣地

    聚焦黨中央對新時代高校育人的新要求,上海版專著力強化第一課堂主渠道,推動發揮教師育德育人主體作用,實施“一二三四”工程,鼓勵教師為學生提供價值引領、人生啟迪、學業指導、個性輔導、發展引領、生活關懷等全方位的關懷和幫助,激發教師育人職責,做“經師”與“人師”的統一者,實現全員育人。

    (一)堅持一個標準。學校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標準,強化黨委對教師思想政治和師德師風建設的統一領導,實施“師德鑄魂計劃”,加強教師師德實踐基地建設,構建“教育、宣傳、考核、激勵、監督、懲處”六級聯動師德教育工作機制,開展“我身邊的師德師風”主題活動,激勵全校教師隊伍立足崗位、履職擔當。

    (二)實施兩項計劃。學校試點骨干教師激勵計劃,申報高技能人才培養團隊建設試點計劃,建立了“以教學為導向”的質量觀和“以能力為本位”的評價觀,建設了一支名師引領、結構合理、素質精良的雙師型師資隊伍。學校高技能人才培養團隊堅持發揮團隊在“瞄準國際一流,匯聚一流人才,打造一流專業,培育一流工匠”中的群策聚力作用,全面提升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使學校達到國際一流水平。

    (三)突出三個聚焦。一是聚焦結構優化,把好人才進口關。學校修訂完善人才引進管理辦法,實施“人才攔蓄計劃”,通過各個環節把好人才引進的政治品德關,使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的人才充分發揮作用。二是聚焦能力提升,實施“教師能力提升工程”。重點圍繞職業素養與認知、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學科專業知識、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能力、科研與社會服務能力及國際交流與全球化視野等教師核心能力維度,為不同類型、不同發展階段的教師分層設計培養內容體系,全方位提升教師服務人才培養工作的核心能力。三是聚焦考核評價,強化結果運用。優化教職工年度考核制度,修訂和完善教職工職稱、職務評聘政治思想考核指標,將師德師風與教職工的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崗位聘用等緊密掛鉤,貫徹落實師德師風“一票否決”。

    (四)著力四個做到。一是講授真理做到有“知”。學校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引導學生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走得對、走得通、走得好。二是愛聽愛學做到有“趣”。學校提倡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教法,采用主題式、討論式、案例式、對分式等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三是心有所悟做到有“味”。用事實說理論,用故事講道理,讓現實生活成為思政課的豐富源泉,使學生自覺接受思想熏陶、價值引領。四是示范帶動做到有“效”。2012年,學校在上海高校中率先探索開展思政課程建設。10年來,學校全力打造上海市和全國思政課程建設的“一號”品牌,集全校之力建設思政課程研究中心,秉持重實際、重實踐、重成果的“三重”特色,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融入各門課程“鑄魂育人”教學中。

    二、聚焦新認識,推動改革創新,夯實“中圈”二三課堂全方位育人基礎

    近年來,國家要求扎實推進“五育融合”,面對如何高質量上好二三課堂,上海版專積極探索,統籌推進構建黨建引領與體系協同的組織育人體系、“多層級有效協同+多元主體共同參與”課程育人機制、“平臺建設+制度設計+體系建設”科研育人模式、“互聯互通、共建共享、求實求新”網絡育人體系等“十大育人”質量提升工程,確保“三全育人”實施有力。

    (一)抓好思想引領,創新二三課堂育人新模式。一是上好“開學第一課”。每年開學季,學校黨委書記、校長都會給大一新生帶來“第一堂思政課”,學校黨政領導帶頭上思政課已經成為上海版專思政工作的新傳統。二是學好紅色信仰課。每年清明節,學校都會組織師生緬懷學校第一任校長萬啟盈,傳承和弘揚啟盈精神。同時,扎實開展“節日里的黨史教育”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紅色信仰課和專題黨課等活動。三是用好社會實踐課。學校每年組織近百支學生社會實踐隊伍入老區、進社區,聚焦文化、政策、環境、社會現狀等熱點、難點問題展開調研,在觀察實踐中培育勇擔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二)打造網絡思政“同心圓”,涵養網絡育人新生態。學校積極運用新媒體新技術,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增強時代感和吸引力。學校還建設了上海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在線課程,在中國大學慕課平臺啟動并對社會開放,在線注冊學生數超過6萬多,人數在全國職業教育中排名第一,服務全國20多個省(區、市)的70多所高校師生。

    (三)打破傳統教學模式,讓育人成效更加彰顯生命力。學校深耕細作育人模式,打造行走的課堂,成立學校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團,首創將思政道德、職業操守、人文素養“三元”,融入“寓道于教、寓德于教、寓教于樂”,采取“畫龍點睛式、專題嵌入式、元素化合式”的以“三寓三式”思政課程范式為特色的“課中課”2.0版,先后為企業、社區、機關圍繞學習宣傳貫徹偉大建黨精神、黨的二十大精神等開展系列宣講活動20余次。

    三、聚焦新起點,強化內外聯動,融通“外圈”全方位育人協同效應

    當前,上海版專正處于建設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的轉型發展關鍵期,在學校發展的新的歷史起點上,正著力構建學校內外共同協作、同向發力的高水平育人體系。

    (一)完善“三全育人”長效協作工作機制,確保“三全育人”保障有力。成立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圍繞“十大育人”體系,全面統籌辦學治校各領域、教育教學各環節、人才培養各方面的育人資源和育人力量,形成多個工作小組,明確牽頭部門,相關責任部門作為有力支撐,建立快速、有效的部門聯動機制,積極探索“三全育人”的長效協作工作機制。

    (二)扎實推進校內外育人一體化,確保“三全育人”協同育人成效。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深挖專業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根據區域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行業發展趨勢,主動適應上海市和長三角地區出版傳媒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結構升級轉型需要,建立“政校行企”的協同育人工作機制,共同研究探討、調整優化學校專業結構體系與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持續提高人才培養和社會需求的契合度,推動“思政育人、專業建設、行業發展、產業轉型升級”之間的有機融合,形成了出版傳媒、印刷行業、藝術教育等各類實踐育人合力。

    (三)將思政元素融入世賽,強化“三全育人”輻射效應。學校現擁有世界技能大賽印刷媒體技術和移動應用開發兩個國家基地和4個上海市牽頭集訓基地,在組織實施競賽培訓過程中,在全校推廣將“崇技尚能”融入實訓課堂、融入校園文化、融入各類行動,將世賽引領貫穿高技能人才培養全過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學校選手連續5屆代表國家參加世界技能大賽,榮獲1金、1銀、1銅、1優勝的優異成績,創造了我國印刷行業高技能人才培養新高度,進一步強化了“三全育人”的輻射效應。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