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無處不在、融合縱深發展,這是《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在第十三屆中國數字出版博覽會數字出版創新展區上的深切感受。各參展單位立足資源優勢、依托前沿技術,推動內容與服務、技術與應用不斷創新升級。
讀者出版集團“數字讀者”板塊展示了《讀者》雜志的數字化歷程,從創刊號到第一本電子刊,再到新媒體矩陣、電商直播,《讀者》雜志緊隨時代,力求以最便捷的方式觸達廣大讀者;
上海辭書出版社“聚典數據開放平臺”2.0版進一步提升用戶體驗,提升查得率、對接效率,更好地滿足了在各類數字閱讀場景下的知識查檢需求;
三七互娛虛擬數字人“蔥妹”,采用動作捕捉、臉部捕捉等技術和AI全息互動技術,通過全息大屏與玩家進行合影互動,帶領參觀者探索更多虛擬人運用場景;
山西出版傳媒集團“山西省鄉村有聲書屋”,以“小程序+硬件”的形式,與現有的農村大喇叭相連,定時向村民傳播權威的理論知識、農技知識和健康知識;
東軟電子出版社XR元宇宙數字人解剖實訓系統利用擴展現實技術,將虛擬的人體模型投影到現實世界中,用戶通過佩戴專業設備,可以觀察和操控虛擬人體模型,進行解剖操作和實驗……
石油工業出版社數字出版中心產品經理馬金迎觀察到,本屆數博會緊扣“數智賦能 聯結未來”主題,參展單位對于新技術、新設備在數字出版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多,出版融合不斷深化。“尤其是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技術的產品不斷推出,這對出版行業的技術賦能和科技領域的知識服務具有示范意義。”
“本屆數博會上有大量參展項目利用了人工智能、5G、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這些前沿技術的助力下,出版業將持續高質量發展。”山東數字出版傳媒有限公司數字出版部主任苗平偉說。
很多參會者說,本屆數博會讓他們看到,數字出版物產品形態持續創新,傳播渠道更加廣泛,數字技術正在重塑出版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