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15日,“促進中國數字藝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專家學術座談會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召開。
會議以“數字藝術IP賦能新消費,促進產業升級”為主題,旨在探討“如何推動中國數字藝術產業高質量發展”。參會人員就如何借助數字藝術IP推動文旅產業發展,更好地引領數字藝術行業創新創造為經濟服務,探索以“數字藝術+”促進文化和科技、旅游等各領域產業融合發展等議題展開討論,并提出建議和意見。
座談會發起方之一、會議主持人、中數藝互動科技CEO楊小揚向大家介紹各位參會嘉賓,闡述座談會意義及引出座談會的主題“數字藝術IP賦能新消費,促進產業升級”。
座談會發起人之一、中數藝元CEO王泊喬介紹道,將藝術與科技和產業相融合,不僅可以創造巨大的經濟價值,還可以創造出獨特的沉浸式體驗,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愛好者。這種新的文旅消費場景不僅難以忘懷,還有望成為城市發展的新亮點。
座談會發起方之一、中城樂公司副總經理顏勝軍,介紹了由文化和旅游部批準、中國動漫集團主辦的“中國數字藝術產業論壇”往屆舉辦和承辦情況。數字藝術以其獨特的吸引力和表現力正逐漸滲透到各個產業領域,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對傳統產業產生深刻影響。
意風天滕CEO武衛民認為隨著現代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的進步, 尤其是有了數字技術,讓藝術家有了更多的創作空間。隨著數字技術 的發展,數字藝術創作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些觀點凸顯了數字藝術在產業中的重要作用,如何賦能新的消費體驗,以及如何將藝術融入品牌和日常生活中。數字藝術已經成為引領新的文化和商業趨勢的力量,為城市和品牌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座談會上,與會者就數字藝術如何與傳統產業融合、市場機遇與挑戰等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探討,提出應進一步加強數字藝術的研究與應用,以促進產業升級與創新發展。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副館長王春辰強調,新技術的興起不僅改變了商業模式和生活方式,還影響到了藝術創作的本質。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副院長靳軍表示,科技的不斷進步已經徹底改變了藝術表現的方式。商業不僅推動著社會的發展,也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動力。
安妮意風的CEO凌玲分享了自己的案例,將虛擬購物商城與數字藝術盲盒、數字藝術測膚程序相結合,跨越了虛擬與現實的邊界,為消費者帶來獨具創意的購物體驗。
與會嘉賓齊聲分享了數字藝術在文化產業中的成功實例,一致認為數字藝術IP已逐漸嶄露頭角,成為推動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關鍵動力。數字藝術IP以其獨特性和獨一無二的特質,不僅能夠提升產品品牌的價值和市場競爭力,還成為驅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數字藝術的魅力在于其不僅體現在美學上,還能夠為品牌帶來獨特的創意,吸引更多消費者的目光。LIROSA品牌與卜樺的緊密合作,為數字藝術與新消費結合樹立了標桿,引領著文化與商業的交融趨勢。這一趨勢將繼續重塑未來商業格局,為品牌和文化產業帶來嶄新的機遇與挑戰。
中國網藝術中國主編許柏成認為,數字藝術在商業合作中發揮重要作用,將藝術與產品屬性結合,并賦予獨立的IP標識性。
京東方視覺藝術事業部總經理吳堅在座談會上說,技術的發展對藝術創作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字化和視覺科技成為藝術創作的新工具。技術與藝術的融合發展是不可阻擋的趨勢。視覺科技在商業化方面具有巨大潛力,如城市視覺、城市媒體等領域的創新。
華君傳媒集團任小燕認為廣告行業需要進一步結合數字藝術與營銷,以實現更好的發展和變現。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總經理、《瑞麗》雜志董事長陳業進發表觀點:數字技術推動了藝術、時尚和科技的發展,數字化正在重新塑造人類的文明形態。在這個時代,各行各業都離不開數字化,包括元宇宙、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概念都是數字化的體現。
鳳凰數字科技市場部總經理崔曉圍繞IP開發出線下實景體驗產品、線上產品及衍生消費品,如沉浸式展演、數字主題館、有聲書、文創周邊、出版物等。目前團隊在產品開發上,以賦能文旅產業的沉浸式交互體驗場景為主,并積極拓展與快消日化、手機游戲、教育課程、時尚秀場等多類品牌與產品的跨界合作,不斷提高數字藝術IP的商業化鏈接能力,豐富產品類型,優化收入結構,努力實現以數字藝術賦能產業創新發展。
可持續發展與文化產業投資人、企業家劉弘認為藝術、商業和數字結合需要各參與方了解對方的語言、工作方式和目標,數字化的溝通與呈現方式更便捷、高效,并能引領技術創新。
中赫集團副總裁葛頎提出藝術IP賦能產業升級的核心在于提升體驗,而不僅僅是通過科技和商業手段的炫技。數字藝術和科技在商業上需要形成閉環,實現可持續的商業價值交付。
中國廣告主協會品牌賦能專委會主任海陽認為,數字藝術能夠賦能新消費,通過提升價值并持續提升價值,實現商業上的正向回饋。在傳播介質方面,數字藝術可以極大地提升現有的傳播介質,如3D大屏技術,調動公眾對美學價值體驗的情緒。品牌營銷中,內容營銷是重要的一環,許多品牌在跨界合作方面做出努力。
數字藝術能夠賦能新消費,通過數字藝術可以提升傳播介質的價值,解決品牌營銷中的流量焦慮和“恐懼”年輕人帶來的焦慮,也可以利用當下的傳媒環境進行自我傳播,以數字化方式保護文物。
中央民族大學師資博士后齊翊帆提到自己通過教授數字藝術創作工具,便思考如何提升學生的創作能力,為此她尋找了一些簡易的模式化工具來幫助他們快速創作內容。然而,她發現這些工具可能限制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即使有很好的呈現效果,也缺乏創新轉化。
最后, 座談會發起人、中數藝元CEO王泊喬還向與會專家介紹了一個由他發起的在線論壇項目“T.A.B茶話會”,未來將會邀請“科技+藝術+商業”領域大咖嘗試參與對話,持續輸出與中國數字藝術產業相關的高質量視頻內容。
數字藝術IP正逐漸嶄露頭角,為不同產業帶來了新的創意靈感和文化內涵,助力推動產業升級,開啟全新的消費時代。數字藝術IP通過藝術家們創作具有故事性和主題性的作品,為產品賦予更深刻的文化內涵,提升了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跨界合作和資源整合使產業融合發展成為可能,實現了文化產業與其他領域的深度融合,打造了新的產業生態和經濟增長點。
數字藝術IP賦能產業升級已經成為一種不可忽視的趨勢。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審美觀念的提升,數字藝術IP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