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演藝>演藝資訊>

    演藝資訊

    北京國際音樂節今晚開幕,《聆聽劉天華》亮相開幕音樂會

    2023-09-22    來源:新京報    編輯:劉穎

    新京報訊(記者劉臻)9月22日,在“共未來”的主旨下,以“音樂·青春·未來·態度”為主題的第二十五/二十六屆北京國際音樂節,將在北京保利劇院開幕。至10月15日閉幕,在為期24天的時間里,將策劃推出22場類型多樣、內涵豐富的音樂演出,涵蓋中國首演歌劇、全新委約作品、獨奏及室內樂、視覺交響音樂會等多元演出形式,匯集來自中國、德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家的音樂家與演出團體,尤其集中展示古典音樂世界的青春力量,大力通過新人新作帶領觀眾縱覽古典音樂文化的未來景象。

    指揮家楊洋、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和歌唱家張立萍將與中國愛樂樂團、北京民族樂團齊聚本屆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

    開幕式音樂會上,指揮家楊洋、青年大提琴演奏家莫漠和歌唱家張立萍將與中國愛樂樂團、北京民族樂團齊聚本屆音樂節開幕式音樂會舞臺,上演當代作曲名家陳其鋼與百年前的作曲大師蕭友梅、趙元任、劉天華的作品,以紀念北大音樂傳習所成立101周年、作曲家、民樂改革家劉天華逝世90周年。其中,北京國際音樂節與北京民族樂團聯合委約作曲家鄒野創作的《聆聽劉天華》將作曲家劉天華經典旋律進行再度創作,這部作品將以這兩支樂團聯袂呈現的方式上演。

    指揮家楊洋。

    用世界語言傳播中國的故事,今年北京國際音樂節對“中國概念”的詮釋更進一步。回溯至1922年,當年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應運而生,傳習所匯聚了當時最前衛的音樂思想。北京大學音樂傳習所是我國最早按照西方模式成立的專業音樂教育機構,被認為是我國音樂學院的奠基人之一。該機構培養了一批音樂教育的杰出人才。進入半個多世紀后,中國作曲家陳其鋼創作了大提琴協奏曲《逝去的時光》。他借用中國古曲《梅花三弄》中的泛音旋律構建了壯麗的音樂結構,并讓聽眾在回憶往昔時沉浸在深思之中。這部作品充分展現了陳其鋼獨特的作曲技法,這種技法融合了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和音樂傳統。此外,音樂會還呈現了蕭友梅與趙元任的四首歌曲,這兩位音樂傳習所的靈魂人物在中國音樂發展史上功績卓著,體現了從音樂傳習所到北京國際音樂節的跨越百年的傳承。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在開幕音樂會新聞發布會上發言。

    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總監鄒爽在9月21日舉行的開幕發布會上表示,今年的音樂節云集了從50s-00s的中外知名作曲家和脫穎而出的青年新秀。委約作品從《聆聽劉天華》開啟新的“中國概念”篇章,從古典到爵士,從民族到世界,更是由青年音樂家陣容的中西方音樂家激情演繹。這些作品將從不同的維度全面展望一個令人期待的音樂未來。

    隨著《聆聽劉天華》和即將于10月5日上演的《大鬧天宮》在本屆音樂節期間的奏響,北京國際音樂節的委約作品名錄擴充至22部。北京國際音樂節藝術委員會主席余隆表示,“我們這一代中國音樂家要為后人留下屬于這個時代的聲音,要創造出屬于這個時代的作品。《聆聽劉天華》和《大鬧天宮》是我們對祖國輝煌歷史文化的致敬,更是我們這一代人對前輩為傳承文化基因所做努力的敬意。這兩部作品體現了音樂節委約體系不斷與時俱進的文化責任感,更體現了音樂節對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自信。”

    記者劉臻

    編輯徐美琳

    校對趙琳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