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臻)9月19日,作為“‘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北京人藝正式開啟“戲劇的力量——北京人藝進北大”活動。活動由“演出+展覽+戲劇講堂+劇本朗讀+閱讀專區”等五大板塊構成,以豐富多彩的形式豐富師生精神文化生活。
9月19日,為北大學子上演的《丁西林喜劇三則》是近年來北京人藝小劇場口碑之作。該劇曾于2019年在北大上演,收獲師生的廣泛好評。此次“返場”上演,不僅因為編劇丁西林曾任北大物理系主任,與北大有著深厚的淵源,也源自于這部作品獨特的藝術格調——含蓄內斂、清新淡雅、機智詼諧。據介紹,此次售票信息一經發出,十分鐘內即全部售罄。當晚,北京大學百周年紀念講堂李瑩廳內座無虛席,北大師生們現場感受到了一部思想性、藝術性和趣味性俱佳的藝術作品。北京人藝表示,通過演出讓藝術真正走近了青年觀眾,也在與他們的互動中實現了互相促進、共同創造。
為北大學子上演的《丁西林喜劇三則》是近年來北京人藝小劇場口碑之作。
將于9月22日舉辦的《趙氏孤兒》劇本朗讀,是本次活動中大學生參與度最高的活動。“‘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文藝行”中,“大團小團手拉手——市屬文藝院團與首都高校藝術社團結對共建”是一項重要內容。為此,北京人藝組織優秀導表演專業力量,與北大劇社結對共建,在北大校團委的協助組織下,由北京人藝導演唐燁、朱少鵬指導北大青年學子,進行了一次劇本朗讀。人藝青年演員王俊淇出演劇中屠岸賈一角,與北大劇社的學生演員共同排演。此次劇本朗讀選擇了北京人藝前不久剛剛重新排演的劇目《趙氏孤兒》。通過一個半月的排演,不僅讓學生們學習體會到了如何展示臺詞的表現力,更加入了舞臺調度,并配合燈光、音響等多種藝術創作手段,力求為觀眾呈現一場頗有“專業范兒”的交流演出。
將于9月22日舉辦的《趙氏孤兒》劇本朗讀,是本次活動中大學生參與度最高的活動。
9月25日,北京人藝戲劇講堂將再次開講——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會為北大學子帶來一堂題為“精彩青春別樣年華”的藝術講座,他不僅將與北大學生分享北京人藝的歷史發展、藝術風格,還將從青春與人生選擇方面,來與大學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梳理自己從青年時代追逐夢想,遭遇挫折但從不放棄努力的人生經歷。馮遠征希望藉此與年輕人探討:“青春可以做什么?”“青春就是什么都可以做,摔倒了,拍拍腿站起來,再找一個方向繼續向前行。”他希望通過自己的講座表達這個觀點,通過對自己人生經歷的分享去鼓勵青年學生,敢于追逐自己的夢想。講座現場,馮遠征還將代表北京人藝向北大圖書館捐贈人藝圖書,這些書籍用于建立北大圖書館“北京人藝閱讀專區”,提供北京人藝建院以來所出版的話劇理論書籍,為北大師生了解北京人藝理論建設和中國話劇藝術發展成果提供平臺。
北京人藝院長馮遠征會為北大學子帶來一堂題為“精彩青春別樣年華”的藝術講座。
此次“戲劇的力量——北京人藝進北大”活動在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設立了同名展覽,展覽共分四大板塊。其中“人民的劇院藝術的殿堂”專題展以圖文形式梳理了北京人藝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成就與歷程,展現了北京人藝70年來在戲劇藝術道路上的探索、交流與研究;“亦師亦友攜手同行”專題展則展現了北京人藝在舞臺上下與觀眾之間的珍貴情誼;《丁西林喜劇三則》演出專題展覽板塊,集中回顧了作品創排、演出的歷程;《趙氏孤兒》的專題展覽板塊,則不僅展現了這部劇目的藝術特點,也為觀眾帶來此次北京人藝的演職人員與北大學生一起創作的臺前幕后。
“戲劇的力量——北京人藝進北大”活動在新太陽學生活動中心設立了同名展覽。
今年以來,北京人藝圍繞“‘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開展多項舉措,不僅在上半年走進北航為師生帶來精彩的文化活動,也在建院71周年之際舉辦“人藝之友日”活動,邀請高校學生參與活動、觀看演出,收獲熱烈反響。同時不斷用《雷雨》《小井胡同》等優秀劇目的公益演出豐富首都高校的學生文化生活。接下來,北京人藝還將有更多形式的活動,豐富“‘京’彩文化·青春綻放”行動計劃,不斷推動與首都高校的交流互動,推動藝術與高校深入融合,相互促進,為首都高校人才培養和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發揮更大作用。
記者劉臻
編輯徐美琳
校對朱名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