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國內外百城市長或代表聚首鄭州共謀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

    2023-09-20    來源:中國文化報    編輯:邱娟

    9月4日至6日,2023中國(鄭州)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在河南鄭州舉行。43個海外旅游城市、59個國內旅游城市的市長或代表等相聚“天地之中”河南鄭州,圍繞“發現新動能,促進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這一主題,同組文旅朋友圈,共謀文旅新發展。

    “建設世界旅游共同體是全球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需要,良好的國際旅游發展保障世界各國各地區人民自由往來,在相互交往的過程中,各美其美,美美與共。”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

    如何發現新動能、促進旅游城市可持續發展?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專家洛雷娜·維拉爾認為,應將旅游業納入更廣泛的城市議程,將創新、治理、技術等納入促進城市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實踐中,利用大數據和科技,更好地規劃和管理城市旅游,開發新的旅游產品和體驗。

    在廣西桂林市副市長韓學文看來,發展城市旅游的新動能要靠創新、靠開放。“創新是根本,桂林不僅有傳統的河燈歌節,還有桂林馬拉松、中國—東盟博覽會旅游展、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回賽等一系列文旅活動,讓近者悅遠者來。開放方面,桂林對內跟友好城市抱團取暖,對外有東盟10國6天入境免簽政策,同時,正在陸續開通至吉隆坡、檳城、仁川等城市的國際航線。”韓學文說。

    河南洛陽是千年古都,是人文與自然交相輝映的魅力城市。洛陽市市長徐衣顯從旅游城市、“神游”城市、“夢游”城市、“網游”城市4個維度詮釋了洛陽頻頻“出圈”的“秘笈”。他表示,洛陽將把準產業發展新風口,瞄準文旅消費新特點,堅持顛覆性創意、沉浸式體驗、年輕化消費、移動端傳播,持續強化資源利用、豐富文旅場景、提質城市風貌、深化文旅融合、推動流量變現,加快打造獨具特色和魅力的沉浸式文旅目的地。

    作為非洲著名的旅游地之一,埃及近年來在著力提振旅游業。談及如何激發旅游城市的發展新活力,埃及地方發展部部長希沙姆·阿姆納說:“旅游業和文化遺產能夠吸引投資、創造就業,因此需要把恢復和保護古城置于發展議程的首位。我們需要制定具體政策和計劃,與地方公共政策結合,加強文化遺產的旅游治理,進一步釋放城市活力。”

    安徽省黃山市代市長何毅就數字化營銷和服務在黃山景區實踐中的生動運用作了分享。在黃山,數字化實現導航速度和位置信息的精準匹配,系統解決了游客“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的困擾;氣象現代化能第一時間和游客預約平臺聯動,降低出行的不確定性。

    “不光要順‘數’而為,推進大數據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更要乘‘數’而上,探索‘元旅游’時代的無限可能。”貴州省貴陽市副市長龍叢認為,當前,智慧旅游發展模式面臨著新一輪升級與變革,元宇宙以新理念、新業態、新模式與旅游發展深度結合,未來的“元旅游”將塑造數字化的風景體驗、多元化的人文體驗、跨時空游覽體驗和跨領域服務體驗的創新圖景。

    瑞典博爾奈斯市常委委員約翰·邦表示,人類面臨的共性挑戰是現代旅游的發展有時候過分依賴技術,但旅游業更重要的是為游客創造體驗和記憶。如何結合AI技術強化個性化體驗,讓古老建筑、畫作等文化藝術和生活方式結合,吸引年輕人的興趣,是未來城市對旅游研究的重要課題。

    論壇期間,鄭州市積極拓展朋友圈,以實際行動加強國際旅游合作。鄭州市人民政府與法國亞眠市、西班牙坎塔布里亞自治區、葡萄牙萊里亞市等分別簽署了締結友好城市意向書;鄭州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在論壇上與希臘馬拉松市旅游局簽署文旅合作協議,與法國中法教育交流協會簽署合作協議書。“在當今形勢下,舉辦國際旅游城市市長論壇有助于人們跨越山水阻隔、突破民族的界限、打開文化的圍欄、共享文明的燦爛。”世界旅游聯盟主席張旭說,近年來,河南著力塑造“行走河南·讀懂中國”品牌,在文旅產業創新發展方面走在全國前列,一批文旅新產品、新業態持續破圈出彩,值得推廣。鄭州市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構建國際化、高端化、特色化文旅文創產業體系,“只有河南·戲劇幻城”、銀基旅游度假區、建業電影小鎮等一批重大文旅項目形成了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黃帝千古情、“禪宗少林·音樂大典”等演藝品牌受到市場歡迎,瑞光創意工廠、“鄭州記憶·油化廠創意園”等老廠區煥發時尚新生。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