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出版發行>

    出版發行

    出版與人工智能共創未來

    2023-09-18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在人工智能(AI)出現之前,是出版業承擔了重要的信息內容傳遞角色,滿足人們在日常生活生產中方方面面的需求。可以理解為,傳統出版時代的一本圖書,特別是一本專業領域的圖書,本身就相當于人工智能在特定行業領域應用時打造的一個智能體。

    在今天,AI時代,人類正在廣泛使用更復雜的信息內容容器(從文字到音視頻、到游戲),借助更多硬件設備和更為復雜的計算機程序軟件,對信息(知識)進行表達、表現和傳播,并面向用戶創造出更為豐富的交互和體驗。

    在未來,出版與人工智能將基于共同的功能與價值實現融合,為解決人類與環境的沖突而共同努力。

    出版產品形態的智能化

    信息內容產品的數字化創新和最終實現廣泛應用,會有一個多種產品形態迭代并存的階段,數紙并存將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繼續下去。同時,即使在數字形態方面,出版業也會有更多智能化的產品形態出現。

    新圖文產品。借助AI大模型龐大的語料庫和生成能力,疊加數字人技術和機器人技術,各類文學藝術作品中的人物角色將以問答對話形式與用戶深度交互,實現實時的具象化。比如,借助Midjourney等軟件,可以文生圖、圖生圖的方式輸出多種風格的圖像作品,可以批量、快速、高效生成圖像。

    新音頻產品。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術可以用于語音合成,生成逼真語音。比如,通過學習個體人的語音特征,語音生成式模型可以生成模仿該個體的逼真語音,應用于虛擬助手、語音翻譯等。AIGC技術可以用于生成音樂,根據提示的風格和簡短的核心旋律,創作出新的音樂作品,支持音樂家產生創作靈感、嘗試組裝多種元素、探索更多元的音樂風格。除了直接進行音樂創作,還有廣告等各類配樂的應用。

    新視頻產品。一是,基于AIGC的視頻生成工具,集素材搜集、視頻剪輯、后期包裝、渲染導出和發布于一體。二是,基于AI的虛擬制作,是綠幕制作的升級,拓展了現實舞臺場景,豐富了視聽節目表達空間,增強了實時交互體驗,塑造出“虛擬化在場+實時互動”的效果。

    新游戲產品。AIGC可有效提升游戲產品研發效能,AI可以幫助游戲開發者快速且低成本生成對話、腳本、地圖、布景、人設等基礎數字資產,并可以檢查、補全修復代碼,縮短游戲制作周期、提升效率。AIGC可以提升人機交互體驗,帶來游戲產品升級。

    產品形態的總體進化趨勢。出版業產品形態在人工智能時代將呈現出的特點:第一,更能滿足用戶,基于AI數字交互引擎,將打破傳統信息內容封裝符號的隔閡,實現圖片、文字、聲音、影像和游戲的融合,游戲已經成為最頂端、可以向下兼容和包容的信息內容容器;第二,更能理解用戶,能夠基于對用戶數據的合法、合理分析,精準掌握用戶真實需求,及時有效滿足用戶需求,助力用戶成長;第三,更能解放用戶,讓用戶從標準化、重復式的腦力勞作中解放出來,進行深度思考;第四,更能激發創作,在AI工具中及時沉淀用戶反饋,反哺創作者,并能激發用戶的創作熱情,轉換角色、投入創作,形成可持續再生產。

    出版流程的智能化

    出版業在數字化轉型升級初級階段,實現了對傳統線性產業鏈流程的數字化移植;未來將實現非線性產業鏈流程的智能化重構。

    內容創作的智能化。AI與其他數字技術集成,可以支持內容創作在寫作、繪制、攝影、攝像和游戲等多個領域從“純粹人工創作”過渡到“人+機器創作”的智能化創作。促進內容生產機構升級,有望進入“注重內容生產標準化和流程化的內容工業化”階段,提高專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編輯加工的智能化。基于編輯流程的數字化再造,編輯加工實現升級。AI技術的加持,將促進編輯加工實現智能化。一是,協同生產成為可能,數字技術方便了作者、編輯、設計師等參與出版物創作的協同,提高了創作效率;二是,互動生產成為可能,作者、編輯和讀者之間實現更多實時互動,內容供應將實現實時更新。比如,以古籍整理為例,AI技術能實現古文本知識圖譜的自動生成和古籍內容的智能化整理,讓古籍能夠以文本形態加以檢索、關聯閱讀和深度挖掘利用。

    營銷手段的智能化。AI技術提供實時、全球范圍內的內容傳播途徑,出版機構可實現在線發行分銷和運營。比如,開發數據庫、應用軟件等,以在線提供出版內容服務的方式,更高效地觸達讀者或用戶、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在今天,眾多數字商店、應用商店和網絡平臺為文學、教材教輔、音樂、影視和游戲等信息內容產品創造出智能化銷售渠道。

    產業流程的總體進化趨勢。出版生產流程的智能化,可以實現各個生產運營環節、消費場景的融合,更加貼近市場的產銷融合,提供貼近用戶的內容服務特別是知識服務,實現“內容+”的解放。第一,在環節融合方面,傳統的編印發環節融合為實時供應,基于龐大、即時更新的數字資源池可生成多類型產品;第二,在場景融合方面,實現用戶視角入口的全面貫通,不同用戶在同一場景,同一用戶跨不同場景,都可獲得不同體驗;第三,在產銷融合方面,建立起供給與消費的閉環連接。

    服務模式的智能化

    新技術的出現,有機會助力傳統出版業擺脫“制造業”模式,成為真正具備可以與消費者互動的“服務業”。

    智能化促進出版業從制造業走向服務業。傳統出版業正在經歷從供應產品的“制造業”變為提供內容服務的“服務業”。以往,出版機構依托于圖書、期刊等出版物與讀者建立聯系。在AI技術加持下,出版行業可借助智能終端,提供更豐富的內容形態、更具沉浸感和交互式的內容服務,并探索出基于大數據匹配出個性化消費模式。

    服務模式的總體進化趨勢。出版業服務模式的智能化,將主要體現在智能客服、智能推薦和智能場景3個方面。第一,智能客服方面,基于數字人和ChatGPT技術的智能客服,能夠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更好地與讀者進行互動;第二,智能推薦方面,在洞察用戶第一輪消費需求后,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匹配連接,可挖掘潛在消費需求;第三,智能場景方面,基于ChatGPT相關技術,可使內容知識嵌入更多專業場景,資訊嵌入更多社交場景,故事嵌入更多娛樂場景。

    出版與人工智能的融合發展

    傳統出版業在新一輪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以從AI應用趨勢的視角出發,通過自身范式變革實現產業全方位升級,并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推動出版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實現深度融合發展中,充分發揮作用,促進出版業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相加相融。

    出版科技融合是歷史規律,也是時代需要。出版業需要加快與包括人工智能在內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融合,讓信息內容的發展跟上信息技術前進的車輪,并能引領和驅動信息技術的發展,更加深入地挖掘潛在價值,賦能外部產業,實現價值外溢。

    技術跨界賦能。基于出版業發展需求所產生的技術研發成果,將成為支持和服務外部行業的底層技術工具。比如,AI數字交互引擎將不僅變革游戲的創作與玩法,也能改變更多抽象知識內容的具象化、可體驗化的表現與呈現方式,讓更多內容“游戲化”,有望打造構建全真互聯的高效工具,實現工業、建筑與智慧城市、汽車等多個跨行業領域的應用。

    知識跨界賦能。基于出版業積累的各領域知識圖譜,可以引導AIGC生成的碎片化內容在底層形成知識化的結構化,出版業積累的各領域具體知識資源數據,可以作為優質語料,在通用大模型的基礎上,喂養和訓練出各行業領域的小模型,可以將“知識”作為連接,融入和賦能外部產業的創新與發展。當然,這里需要借助出版業此前已經開展的資源數據標注標引的工作基礎,來保證輸出端的知識真實可靠性和知識的可溯源性。也只有依靠后端扎實的標注,才能疊加web3、區塊鏈等技術,確保知識元數據、知識資源數據在流通周期中的資產權益可視化,促進更多商業模式的創新。

    加速出版科技融合,是落實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落實出版業“十四五”規劃的迫切任務,是出版業自身發展的迫切需求。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的融合、傳統出版和新興出版的融合,是一場雙向的奔赴,是一次共同的升華,融合的最終狀態不僅僅是成為彼此,更是要不再區分你我。未來,將會出現一個全新的出版業,更廣泛而言,會出現一個全新的文化傳媒業。

    (作者系騰訊研究院高級顧問)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