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2023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第十一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自啟動以來持續升溫。活動依托書香京城、演藝京城、酷玩京城、文創京城、藝術京城、娛游京城6大主題板塊,以豐富多樣、亮點十足、喜聞樂見的活動形式,持續賦能首都市民美好生活、助燃京城文化煙火。
近日,第十一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演藝京城主題活動“時光音樂會”在擁有700多年歷史的北京鼓樓舉行。6小時的音樂會里,從昆曲到民謠、從國風民樂到人聲合唱、從嗩吶二胡到鋼琴吉他、從古典樂到西洋樂,戲曲名家、音樂大咖、藝術團體、民樂藝術家與少年演奏家密集亮相,讓觀眾徜徉在音樂中,共賞京城秋日音樂盛宴。
“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是北京市用市場化方式拓寬文化消費渠道、打造綜合性文化產品和服務交易平臺的創新性實踐和探索。10年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累計消費人次9.8億,累計消費金額超1100億元,累計實現惠民金額48億元。”北京市國有文化資產管理中心副主任趙恩國介紹。
基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協同聯動、惠民惠企”的運營模式,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不斷挖掘和盤活文化消費資源,加大文化消費新供給、拓展文化消費新空間,已發展為文化消費領域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重要品牌活動。
今年夏天,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組委會首次策劃主辦藝術節,以“融”為特點,聯動畫廊、展覽館、拍賣機構、工藝美術企業、文創產品機構以及文化產業園區,將藝術帶入街巷,著力營造覆蓋全域、惠及全民的藝術消費氛圍。
特色市集、時尚運動、萌寵經濟、潮玩展會……作為本屆文化消費季新增主題板塊,酷玩京城板塊廣泛聯動了潮流運動經濟、寵物經濟、商圈經濟、夜經濟、顏值經濟和娛樂經濟等方興未艾的新經濟業態,致力于挖掘和提升其中的文化消費內核,為文化消費加裝新引擎。
“市集代表小微經濟,讓更多優秀企業有機會與消費者見面,讓生活變得更豐富,讓消費者獲得更多體驗,將活力還給藝術市場。”第十一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總策劃霍雯表示。
豐富的惠民文化活動得到了眾多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今年,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積極發揮4500萬元政府財政惠民補助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社會和企業加大文化惠民力度,開展滿減、買贈、優惠券、打卡兌禮等多種惠民活動。今年7月至10月,消費季聚焦文創產品、出版發行、文藝展演、廣播影視、互聯網文娛平臺、文化消費新業態等不同領域,聯動各線上書刊銷售平臺、線下實體書店、劇場、劇院、影院、藝術中心、景區景點等市場主體,面向各年齡段紙質閱讀人群、藝術愛好者、演藝影視愛好者、戶外愛好者,開展209項文化惠民活動。
從首屆的一個半月活動時間,延長至第十一屆的4個月,實現以季帶年,活動全年覆蓋;從首屆九大專項精品活動,拓展至第十一屆的6大特色板塊20余項主體活動,活動體系愈發完善、活動內容愈發豐富;從注重文化與空間的融合,統籌傳統商圈、文化園區等4大空間載體,到擴大至產業園區、劇院劇場、實體書店等,構建“文化消費一刻鐘”生態圈,形成全域協同聯動的嶄新格局……作為北京在文化領域一項以首都特色與首善標準打造的創新性實踐,創辦于2013年的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十年磨一劍,已成為文化新產品新服務的交易展示平臺,不僅成為國內促進文旅消費和文化產業發展現象級項目范例,更打造了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的“北京樣板”。
“10年來,北京惠民文化消費季聚焦助企紓困、便民惠民、消費促進,堅持改革創新,不斷完善功能,從供給創造需求、供需精準支持、核心品牌引領、線上線下聯動、區域協同共享、政策創新推動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創新性的政策和措施,有效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多樣化、多層次文化消費需求。”趙恩國說。 (經濟日報記者 韓秉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