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師徒四人核雕。
(記者 高云文/攝)一個小小的野生核桃上雕刻著鐘馗的全身像,連手指都根根分明。9月13日,在“齊聚文都 多彩非遺”東亞文化之都城市特色非遺展示活動的展位上,楊富長每次拿起刻刀都能吸引一群游客圍觀,大家好奇地打聽:“這核桃是真的嗎?這也太厲害了!”
在一枚李子大的核桃上雕刻出了山水、人物,越是長得“歪瓜裂棗”的核桃,越能激發創作者的奇思妙想。作為黑龍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雕刻秋果核桃技藝傳承人,楊富長能化腐朽為神奇,用核桃隨形雕刻。他展位上擺放的《西游記》師徒四人核雕,每個不過指頭大小,但四人的神態、動作都極具神韻。
楊富長接受哈爾濱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黑龍江野生核桃雕刻是根據核桃的紋理形狀進行藝術加工,以獨特的行刀技法刻畫,秋果核桃雕刻首選黑龍江省野生核桃,俗稱秋子核桃。
楊富長除了從事核雕,還在道外中華巴洛克創建了《老街泥匠》工作室。他表示核雕是傳承,泥塑造型是基礎。這次非遺展示活動他見到了不少外地來的年輕非遺傳承人,大家都肩負著弘揚傳統文化技藝的使命,“這次交流活動太好了,給了我們這些非遺傳承人展示的窗口,也通過非遺文化推廣了哈爾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