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文化旅游>

    文化旅游

    在文旅融合的深度上做文章

    2023-09-13    來源:天津日報    編輯:邱娟

    對話人:

    徐虹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教授

    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正在成為城市高質量發展過程中極富特色與魅力的“景觀”。這種融合既能催生新的業態,也能彰顯城市特色,打造出有韻味的城市名片,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活力。

    張玥:前不久在天津舉辦的第十三屆中國旅游產業博覽會上,各大博物館的文創產品,展現出文創產業的廣闊前景;太空艙、星空房等旅游裝備為露營熱、鄉村游提供了新的情趣。這些都讓人切身感受到,文旅融合正在創造著一種充滿活力的經濟“增量”。

    徐虹:是的。文旅融合不僅能帶來業態的變化,更能為產業結構的升級提供推動力。比如人們對沉浸式、體驗式的文旅融合產品越來越鐘情,這就倒逼相關制造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方向發展;游客從以往只注重風景變為注重各方面的體驗,這又為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供了空間。可見,文旅融合可以催生高技術、高附加值的產業,當它們在產業結構中占有一定比重時。可以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而在經濟價值之外,文旅融合還能創造文化價值,有利于塑造城市品牌。

    張玥: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要“推進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應如何理解“深度融合”的含義?

    徐虹:從前端的資源挖掘,到中端的文化產品再創作,再到末端的營銷與服務,每個環節都有質的提升,且各個環節之間形成資源、產品、市場的打通,才能體現出深度融合的效果來。旅行是一種休閑生活方式,同時也是增廣見聞、收獲成長的學習方式。如今,人們在旅行中越來越強調精神、知識等方面的獲得感,必然會更關注文化元素。就拿現在流行的工業游來說,有的生產車間能讓人直觀感受到自動化生產的全過程,有的鹽場可以讓人親身體驗古法制鹽的奧妙,當它們把工業發展的厚重歷史、現代科技的驚人生產力、產品制造的有趣過程呈現給人們,會讓參觀者對這座城市產生更深刻的認識。

    張玥:有網友說過這樣一句話:到天津來,有時不是要看旅游景點,而是要品風土人情。把浸潤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獨特氣息呈現出來,點旺“煙火氣”,更能吸引人們的目光、利于文旅產業的壯大,而這也正是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趨勢。

    徐虹:沒錯。“煙火氣”既可以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消費場景和生活場景,也可以是一種縈繞在心頭的“味道”,所以點旺“煙火氣”需要在硬件和軟件兩方面下功夫。有時候,比起旅游基礎設施等硬件的配套升級,城市治理、服務等軟件的提升更加重要。譬如,到東疆看海已經成了熱門“打卡”活動,為了方便游客看海,最近有關部門推出“潮汐定制公交”,根據潮汐變化確定發車時間,這就是一種很有創意的“軟件配套”。海邊人頭攢動,商家忙得不亦樂乎,美景聚集了人氣,良好的服務則為之注入溫度,這正是點燃“煙火氣”的有益實踐。

    張玥:您提到的這個例子說明,推動文旅深度融合也是豐富旅游與文化供給,但這種供給需要得到需求側的認可。緊緊抓住人們對高品質生活的追求,開拓資源、形成創意,才能催生更多新業態、新模式,把文旅融合推向更深層次。

    徐虹:這首先需要有更精準的市場眼光。年輕人喜歡科技范兒,可以用人工智能技術帶他們沉浸到歷史時空中去;老年人注重健康,可以把康養與文旅結合到一起。人們現在的需求往往是跨界的、多元的,把握住這種變化,才能打入市場、引領市場。其次還要有創意,李叔同故居紀念館推出的“叔同之夜”,讓游客在角色扮演、任務互動中了解大師的一生;小站鎮舉辦的迎新民俗嘉年華,把民俗、農耕文化和旅游串聯到一起……這些都是創新性的嘗試。用創意帶給人們一種既在情理之中又出乎意料的感受,更巧妙地展現出我們的歷史文化底蘊,這也是文旅深度融合的必然要求。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