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全景式展現中國林業改革20年的年代劇《父輩的榮耀》正在熱播,該劇以獨有溫情演繹時代平民史詩,被觀眾熱情評價“像一條寬闊的命運大河緩緩地、富有節奏地流向未來”,收獲了不俗口碑。
其實,這部《父輩的榮耀》正是在北京市廣播電視局(以下簡稱北京局)“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創作機制下推出的最新力作。在剛剛結束的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北京局攜31部文藝精品項目、2022—2023北京獲獎優秀影視劇作品,在“北京新視聽展區”內舉辦了“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展,深度覆蓋影視、綜藝、動畫、紀錄片等10余種影視品類,從更廣維度著手,多樣化、精品化講述中國好故事,以京產作品創新魅力引領國產影視行業方向。
深度覆蓋全品類內容
今年年初,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推出更多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北京局推出“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創作機制,更好地服務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今年以來,“北京大視聽”重點文藝精品項目優質爆款頻出,持續引領國產影視內容前進方向。在電影方面,《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封神第一部》等作品持續引爆春節檔、暑期檔;在電視劇方面,《夢中的那片海》《星落凝成糖》《追光的日子》《一路朝陽》等輪番登場,接力帶來品質好劇。同時,網絡綜藝《登場了!北京中軸線》《一年一度喜劇大賽2》,網絡紀錄片《閃耀吧!中華文明》等精品文藝內容也都收獲了大量觀眾的喜愛。
在此次“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展上,深度遴選了具備創新力與高口碑的精品項目,實現了影視、綜藝、動畫、紀錄片、廣播劇等全賽道精品內容覆蓋,大幅增強了京產文藝精品內容影響力。
服貿會期間,展陳作品共計31部,包括電影《流浪地球2》《滿江紅》《深海》《北京2022》《封神第一部》《龍馬精神》《志愿軍:雄兵出擊》,電視劇《鯤鵬擊浪》《上甘嶺》《歡迎來到麥樂村》《夢中那片海》《追光的日子》《一路朝陽》《我們的日子》《南來北往》《父輩的榮耀》《情滿九道彎》,電視紀錄片《從開城到板門店》,電視節目《大使的寶藏家宴》《專精特新研究院》,電視動畫片《家有灶君》《大運河奇緣2》,廣播劇《小虎愛推理之中軸線尋寶記》,網絡電影《特級英雄黃繼光》《黑鷹少年》《抬頭見喜》,網絡直播節目《聽建·中軸》,以及榮獲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2022—2023北京獲獎優秀影視劇作品。
打造場景再現體驗區
除展出精品項目外,“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展現場還增加了周邊衍生品互動展示臺,以及《上甘嶺》《鯤鵬擊浪》《歡迎來到麥樂村》三大重點電視劇的場景再現體驗區,使精品展既好看又好玩,成為參觀者熱情奔赴的拍照打卡地。
《上甘嶺》聚焦中國人民志愿軍在上甘嶺的43天壯烈戰斗,展會現場復刻了中國人民志愿軍第十五軍行進過程中的臨時指揮所,時任第十五軍軍長秦基偉在此指揮了樸達峰戰斗。展臺用做舊木板隔出一個小空間,陳設了劇中多個實拍道具:沙盤、軍用水壺、彈藥箱、地圖、軍用電臺、志愿軍指戰員服裝等,為參觀者增加了身臨其境的代入感,仿佛親歷一場當年艱苦卓絕的戰斗歷程。
《鯤鵬擊浪》則以青年毛澤東為敘事主線,講述了1918年毛澤東從湖南第一師范學院畢業,到1921年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所走過的心路歷程與不平凡的革命歷程。展會現場在五尺見方的空間里再現了毛澤東在湖南領導農民運動時的學習場景。在當中辦公桌上復刻了油印機、《湘江評論》4期報紙、《共產黨宣言》鉛印本、喇叭等,帶領參觀者感受一把當年青年學子投身救國運動、革命先驅為國奔走的奮斗精神。
《歡迎來到麥樂村》是紀念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的特別作品,講述了中國援外醫療隊深入非洲桑納、駐扎在“麥樂村”為當地居民行醫治病的故事。“北京大視聽”文藝精品展特意將展區打造成一個小型“麥樂村”,搭配非洲當地椰樹、鳳凰木、非洲鼓、非洲面具等特色道具,可供參觀者感受異域風情。同時,現場還復刻了村醫診療室,放置真實電子血壓儀、消毒濕巾等,參觀者可以實地量血壓,進行簡單體檢。
如此一來,線上影視內容與線下打卡體驗得以深度結合,為到場參觀者帶來一場跨越時間與空間的沉浸式視聽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