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影視動漫>

    影視動漫

    ?“上半場”高速增長 “下半場”再求增量

    2023-09-1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49ade3698d47e193b4c5bf000abd5bca_4d0f96d575bedff01e3694eb944b6ef4.jpg

    從短視頻、播客異軍突起,到網絡微短劇、網絡動畫片、網絡電影興起,網絡視聽行業為豐富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打開新的想象空間。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近日發布的第5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我國網絡視聽(含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44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1380萬人,網民使用率達到96.8%,幾近成為全民化應用。在網絡視聽越來越深刻地影響當今社會和個人的當下,如何更好地實現高質量發展?

    高品質作品涌現

    從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公布的全國廣播電視服務業收入情況統計中可以看到,2023年上半年,網絡視聽收入達2570.77億元,同比增長17.33%,這也是網絡視聽歷經幾年保持高增長的情況下,繼續呈現兩位數增長。收入持續高位增長的背后,不僅反映出網絡視聽已經成為廣播電視行業難得的朝陽產業,也說明網絡視聽已成長為繁榮社會主義文藝的重要力量。

    為了給百姓日常生活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糧,各平臺也持續加強優質內容創作,不斷提高節目品質,打造了一批有思想、有內涵、正能量、高質量的節目。比如,創造了近10年來國產劇現象級播出效果的《狂飆》;憑借“中式科幻”的硬核內容在海內外取得良好反響,成為中國本土科幻電視劇里程碑式作品的《三體》;通過表現社會變遷與人生經歷,拓寬受眾對現實題材理解的《我們的日子》《人生之路》《情滿九道彎》等;打破古裝劇套路化創作的藩籬,不斷調整角度與敘事策略,為古裝劇的創作打開新思考空間的《云襄傳》《顯微鏡下的大明之絲絹案》等高品質劇集不斷涌現,以叫好又叫座的受眾反饋贏得了市場尊重的同時,也充分發揮出優秀作品的示范引領作用,提振了行業信心。

    在眾多質量上乘的劇集作品次第涌現之下,“精品化”“多樣化”成為2023年上半年網絡視聽行業的關鍵詞。這種精品化、多樣化的探索也讓受眾看到了影視劇創作的更多可能。中國廣播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副會長李京盛就曾表示,隨著時間節點的相對拉長,主題性創作所形成的精品意識正在成為創作的常態化表現。正是精品意識的形成和創作的發力,讓2023年上半年劇集在思想內容和質量上給受眾帶來了驚喜。

    “今年的現實題材作品敢于提出問題,并嘗試通過溝通、理解、互助等方式解決問題,一些作品甚至成了人們現實生活中的指南。這批作品讓人們感受到了時代前進的腳步與人文關懷的溫度。”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清華大學教授尹鴻說道。

    微短劇尚需發力

    喜人的成績是網絡視聽行業對于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認識和有力踐行,但如果想更好地推動網絡視聽行業贏得未來,行業在看到成績、提振信心向前沖的同時,還應該沉下心來深刻審視自身的不足,警惕有悖于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不當之舉。

    例如,作為網絡視聽行業的后起之秀,微短劇以快節奏、碎片化的呈現方式日益受到受眾的廣泛關注,伴隨著《鎖愛三生》《二十九》《招惹》《步步為陷》等內容的火熱“出圈”,微短劇已成為當下網絡視聽行業不能忽視的重要存在。

    然而,《德塔文2023年上半年微短劇市場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各平臺共上新481部微短劇,其中抖音和快手分別上新212部和68部微短劇,合計微短劇市場供給量占比近六成。但作為微短劇市場的最大供給方,抖音上新的212部微短劇市場影響力占比卻落后于上新數為100部的騰訊視頻,對此,《報告》分析認為,“長視頻平臺穩定發力,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微短劇似已進入‘題海戰術’,內容代表作不足,在內容邏輯上與長視頻平臺的差異日趨突出”。

    “青島宣傳”微信公眾號也針對微短劇發展提出,“題材扎堆”“劇情套路”等問題需要注意,并呼吁應監管、扶持雙發力,內容、手法雙提升。

    只有正視問題才能改正問題。對于微短劇行業存在的有關問題,平臺需要進一步落實落細《關于推動短劇創作繁榮發展的意見》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網絡微短劇管理,實施創作提升計劃有關工作的通知》等專項文件的要求,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去其糟粕,以守土有責、守土盡責的擔當,更好地推動微短劇乃至整個網絡視聽行業全面健康、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造新機遇

    值得肯定的是,2023年上半年的網絡視聽行業,無論是題材內容、播出形式,還是價值賦能等維度,都有長足進步。進入下半年,行業也迫切希望各個平臺能實現高開高走,無論是節目創作還是技術創新,都能以不竭的動力賦予行業快速發展的力量,在鞏固上半年欣欣向榮景象的同時,再有新突破。為此,多位專家學者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司若表示,目前AIGC在劇本創作、視頻制作、虛擬角色、海報制作等方面已經成功實現應用,在其他視聽產業領域也已經開始試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AIGC有潛力重塑行業,為影視產業等創造新機遇。

    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副秘書長周結提出,基于人工智能、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各網絡視聽平臺正不斷深化科技創新,搭建起影視工業化系統,推動影視行業實現了從決策、管理到制作、分發的全流程升級。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工程師湯新坤表示,高新視頻—云游戲的發展為網絡視聽內容提供了更多互動方式,有望給行業帶來新的市場增量和用戶增量。目前,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廣播電視科學研究院牽頭制定的《云游戲總體技術要求》標準已提交標準委員會,同時啟動了《云游戲云平臺通用技術要求》等標準化研究,這都將進一步促進行業規范化、高質量發展。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