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市公司半年報披露完畢。依托于電影行業的快速回暖,重點電影上市公司大部分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完成了業績的修復。
如今,在經歷了火熱的暑期檔之后,各大公司又瞄準了即將到來的國慶檔,多部大片蓄勢待發,試圖給電影業帶來新輝煌。正如中國銀河證券分析認為,下半年優質影片充足,影視院線有望加速復蘇。同時,AIGC對影視院線影響顯著,具體體現在供給端降本增效,全面提升電影制作從前期策劃到宣發階段的生產效率。目前,行業業績端動能尚未充分釋放,堅定看好大產業趨勢下的優質公司長期增長潛力。
喜:多公司業績實現增長
從半年報可以看到,在重點上市電影公司中,有6家實現盈利,萬達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4家公司實現了同比扭虧。
電影行業的復蘇是各家公司實現良好業績的主要原因。據國家電影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23年電影總票房262.71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52.91%。其中,國產片票房199.44億元,占全國票房總額的75.92%;全國觀影總人次6.04億,同比增51.76%。可以看出,無論是票房還是觀影人次,二者同比增速都呈明顯增長的趨勢。
其中,業績最為亮眼的當屬萬達電影,從去年同期的虧損5.81億元大幅上升至盈利4.23億元。作為院線龍頭,萬達電影的業績得益于上半年電影市場回歸正軌,優質項目供給數量提升帶動了大量觀眾積極入場。根據萬達電影半年報,2023年1-6月,萬達電影國內影院實現票房36.5億元(不含服務費),同比增長49.7%,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3.5%;觀影人次0.88億,同比增長54.4%,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96.4%。
而業績增速最為喜人的則是中國電影,半年報顯示,該公司上半年營收和凈利同比分別大漲了87.95%和1684.56%,而這則得益于公司頭部項目產出率和發行項目市占率穩升。上半年,中國電影主投及參投的項目達20部,累計實現票房146.71億元,占全國同期國產電影票房總額的73.56%。其中,主投出品的《流浪地球2》以40.29億元票房獲春節檔票房亞軍。全國票房破10億元的5部影片中,4部為中國電影出品,包括《流浪地球2》《滿江紅》《熊出沒·伴我“熊芯”》《人生路不熟》。發行業務方面,上半年中影共發行影片296部,實現票房202.67億元,占全國票房總額的85.15%。全國票房前十的國產與進口影片均為該公司主導或參與發行。
思:內容為王仍是鐵律
“就2023年上半年及第二季度來說,院線電影板塊代表企業的總歸母凈利潤處于修復、弱復蘇態勢。”華鑫證券發布研報認為,上半年重點電影上市公司的業績還稱不上強勢復蘇,目前幾家公司營收、凈利數據普遍低于2019年同期,距離疫情前的市場狀態還有一定的差距。有3家公司仍然處于虧損狀態,而對內容的把控也仍需要進一步精進。
出乎很多人意料,上半年虧損最多的公司是上市時間最短的博納影業。報告期內,博納影業實現營業收入約8.50億元,同比下滑42.3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為-2.65億元,轉盈為虧,同比下滑212.22%。
事實上,自2022年8月登陸A股市場后,博納影業的盈利狀況持續不佳。對于上半年業績下滑的原因,公司解釋為主要系報告期內公司投資影片與去年相比,量級不同,表現未及去年同期。的確,上半年,該公司上映影片共4部,其中主投主控影片為《無名》和《別叫我“賭神”》,參投影片為《風再起時》和《長空之王》。以上4部影片共計實現票房18.66億元,與去年同期的《長津湖之水門橋》相比,表現有天壤之別。這也使得公司上半年電影業務僅僅實現營業收入3.13億元,同比下滑76.48%。
對于電影公司而言,能否拿出頭部大片,是否取得高票房是維系業績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近年來的產業鏈拓展風潮下,院線公司也在努力向上游發力,若眼光不錯,“押”中了不錯的內容,便能給自己的成績單增色不少。
例如,上半年實現扭虧的橫店影視,上半年由其全資子公司橫店影業參與出品的《流浪地球2》《熊出沒·伴我“熊芯”》《保你平安》《灌籃高手》《人生路不熟》等多個項目都獲得了不錯的市場表現,助力橫店影視業績表現。
相形之下,萬達電影的內容板塊在上半年表現平淡,主控項目中,去年末上映的《想見你》依靠4.03億元累計票房成為該報告期成績最好的一部影片,《宇宙探索編輯部》《倒數說愛你》則僅有千萬量級。
華誼兄弟雖然仍然虧損,但是營收漲幅可觀,虧損也進一步收窄。這其中,貢獻較大的是由馮小剛執導的網劇《回響》為公司帶來了一筆收入,電影方面仍然缺乏佳作,主控的《愛很美味》累計票房僅收1455.1萬元。
謀:加大儲備以謀后市
不過,從剛剛過去的轟轟烈烈的暑期檔表現來看,電影業的復蘇有加速之勢。今年暑期檔憑借超過200億元的票房成績創造了歷史新高,同時,爆款項目數量為歷史之最,觀影人次亦創造了新的紀錄。
暑期檔的業績雖然沒有計入半年報內,但多家公司已能提前鎖定三季報的風光。比如中國電影,其在暑期參與出品并投放市場的電影共6部,分別為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熱血青春電影《熱烈》、中美合拍大片《巨齒鯊2:深淵》、曝光網絡詐騙內幕的犯罪電影《孤注一擲》等。其中,《長安三萬里》和《孤注一擲》分別是截至目前年度票房榜的第七名和第三名,票房超18億元和37億元。
自2019年后業績一蹶不振的北京文化也因《封神第一部》重獲關注。截至9月12日12時,《封神第一部》已上映55天,累計票房25.75億元,片方的分賬票房超9億元。公告顯示,《封神三部曲之魔道爭鋒》(暫定名)和《封神三部曲之封神天下》(暫定名)已處在后期制作中。
接下來,國慶檔與中秋檔將雙至,雙檔期合計已定檔7部影片。貓眼專業版數據顯示,光線傳媒的《堅如磐石》與華誼兄弟的《前任4:英年早婚》預測票房上限分別為17.8億元和25億元,中國電影主導的《志愿軍:雄兵出擊》預測票房在12.8億—15億元。目前,暫無影片的預測票房超30億元,已宣布上映影片的預測票房合計約為44億—64億元。
從中報可以看到,各大公司后市儲備量都非常豐富,這也成為電影業發展最強有力的支撐。疫情3年,讓各大公司的出清速度加快,前期積壓的庫存影片逐步消化,行業泡沫也進一步擠盡。站在新的起點,中國電影行業后市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