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影視動漫>

    影視動漫

    就想在傳記電影類型領域沖一回——訪《柳青》總制片人王苗霞

    2023-09-13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我要寫中國農村正在轟轟烈烈展開的農業合作化運動”“要想寫作,就先生活;要想塑造英雄人物,就先塑造自己”……柳青以胸中有大義、筆下有乾坤的風骨與良知成為文藝工作者的時代豐碑。而作為一部通過柳青視角,全景式描繪新中國成立后社會主義農村建設的勵志影片,電影《柳青》在中央宣傳部第十六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評選中獲得優秀作品獎,還在首屆金熊貓獎中斬獲了“最佳編劇獎”和“最佳男主角獎”,得到行業內外廣泛認可。

    “我曾不斷地反復問自己為什么拍這部電影,為了名利?顯而易見不是,畢竟這個題材沒有太多商業性。坦誠地說,我就是想制作一部好的作家傳記電影,把我們對那個時代的理解,對柳青這一代知識分子的認識和思考通過電影表達出來,這就是我的本心。”在《柳青》總制片人王苗霞看來,在資本的洪流中,《柳青》的力量并不強大,但是電影團隊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考卻體現出了高貴的尊嚴。

    不服氣,盡力一試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當下這個商業化時代,拍攝一部在中國電影界近乎稀缺的作家傳記電影,請問您的創作初衷是什么?

    王苗霞:我們國內作家的傳記電影確實是很少的。創作起初,我是覺得我們國內的名人傳記電影很少,而我們國家從古至今,影響一個區域、一個領域,乃至影響世界的名人、英雄不計其數,但他們的傳記電影不僅稀少,而且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有待提升。網上一搜索人物傳記電影或作家傳記電影大都是國外的,其中經典影片很多,給我們很強的沖擊力,無論真實性還是藝術性都讓人欽佩。身處文化大國的我們,卻缺少經典的傳記電影,作家電影更少,那時就覺得很不服氣,想在這個類型領域沖一回。電影《柳青》就是我們將愿望付諸行動的一次“不知天高地厚”的嘗試和努力,雖然可能未達到經典的品質,但我們已經盡全力了。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您希望通過《柳青》向觀眾傳遞什么?

    王苗霞:目前,主旋律電影包括人物傳記類電影、文藝片等獲獎無數,但大多數只有通過組織觀影的方式才能較大范圍走進大眾。看到院線商業電影動輒幾百萬、幾千萬的觀眾觸達率,不禁讓我們思考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這一現象令這一類型影片的創作者、投資方和觀眾都感到傷感和失望。我們拍攝制作這部電影,主要是希望通過這一類型影片的呈現,將我們中國普通人樸素的價值追求、高貴的人格、堅韌不拔的品質與自強不息的意志呈現出來,傳遞分享如“火種”“光明”一樣的感動和啟示。

    明知難,也要為之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作為一部以作家之名,為觀眾帶來光明與指引、感動與思考的電影,《柳青》和其他弘揚熱愛土地、熱愛人民、熱愛藝術、熱愛真理的平凡而偉大精神的電影相比,您認為有哪些不同?

    王苗霞:試圖創作一部與同類型題材不同的電影,這確實是一開始就有的想法,雖然我們也知道這很難,但是因為對電影的熱愛、對柳青先生的尊崇,所以,哪怕是不可能完成的追求和目標,我們也想傾盡全力去努力。比如,直面歷史、直面現實確實是這部影片最有難度和挑戰的地方,但導演田波有多年在農村的調研考察經歷,熟悉農村、農民,讓影片能夠自然而然地流淌著一種溫情;在視覺美學方面,總監制霍廷霄力求真實且美好,呈現出對農村和農民以及土地的一種尊重,消除了一些偏見和誤解;總策劃王平久要求影片實事求是,盡全力表現出真實的柳青等。我們一絲不茍地盡全力做好這些,這一切都讓影片看起來區別于其他影片,可以說,是在全面繼承中國鄉土電影美學的同時,探索發展了中國鄉土電影美學的新樣式。

    此外,在商業影片和主旋律大片、大制作閃耀銀幕的情況下,影片的制作由一家沒有資本背景的民營小影視公司主創主投主控,聯合西安天朗產業控股投資有限公司和陜西省國際信托股份有限公司等大國企投資,得到了電影頻道節目中心等多家文化單位和企業的支持。可以說,影片的問世本身就是一種多方力量追求共同價值觀的結果,這也是主流價值觀影片制作構成和理念的創新。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創作過程中,有哪些幕后故事是讓您較為難忘的?

    王苗霞:沒有一部好作品的制作是一帆風順的,電影《柳青》的制作前后歷經了6年,而這6年的創作之路也讓我有太多難忘的事。比如,作為名人傳記電影,家屬的工作是重中之重,和柳青家屬的交往從陌生到熟悉再到信任,至今還讓我記憶猶新。再比如,霍廷霄在了解我們有拍攝這部電影的想法時,立即表態需要他做什么,他一定全力支持;王平久在眾人懷疑我們是否可以時力排眾議,為我們做推薦,鼓勵我們要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選擇;天朗集團董事長孫茵在明知道這部電影不賺錢的窘境下,義無反顧進行投資,“挽救”了我和導演的職業生涯;在影片不知道該以何種姿態面對市場的時候,中央黨校大有影視中心總經理王君以卓越的政治眼光,肯定了影片的藝術價值和現實價值,以出品方的姿態推廣扶持了這部電影。

    有遺憾,希望更好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謝晉導演曾說過“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那么,您現在回看這部影片,覺得有沒有遺憾?

    王苗霞:在我看來,不僅僅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人生本身亦是一種遺憾的存在。因此,我們要珍惜已存在和已獲得的一切。柳青窮盡一生也沒能完成自己的文學夢,他的遺憾和曹雪芹的遺憾一樣令我們感慨。所以,關于影片本身的遺憾,也有其時代的局限性,我想如果環境條件更開放一些,自信一些,我們可以做得更好。一部影片能夠走向全國,走向國際,是我們每一個電影人的追求,但是這種外在條件往往不是我們能夠左右或者改變的。

    再有就是市場的遺憾,我想,如果我們的電影市場除了商業片賽道還有文藝片賽道或者更多賽道的話,各種類型的影片都能夠層出不窮,爭奇斗艷,那應是佳片云集、豐富多彩的一種景象。但遺憾也如維納斯的斷臂一樣,因為不完整、不完美,而顯現出另一種稀有的美。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歷史的洪流中,柳青無疑是弱小的,但是他對農民群體深沉的愛與奉獻是不容忽視的。那么,在您看來,柳青對當下的文藝創作工作者有哪些啟示?

    王苗霞:柳青的整個生命過程,呈現出來的是一種良知的意義和價值。因為只有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觀照自身和周圍那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個體的喜怒哀樂,才會觸發人類最高自覺良知的生發,這在我們大學畢業后將近10年的農村調研和紀錄片的拍攝經歷中深有體會。同時,文藝工作者對自己的文藝作品要有敬畏之心,畢竟我們創造的作品會被人們看到,那么,基本的良心就是要對觀眾負責,不能欺騙甚至糟蹋觀眾的心。陜北有句老話“人沒有百年的壽命,但要有千年的打算”,我想將自己放在一定的時間長河里,對待自己的人生以及作品便會更加敬畏和謹慎,可能這也是柳青百年之后仍然會成為大家學習榜樣的原因。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