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第39個教師節到來之際,根據中宣部“時代楷模”、全國師德標兵、全國優秀教師張玉滾先進事跡改編,由中央宣傳部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策劃,教育部教師工作司、中華全國總工會、陜西省委宣傳部、陜西省教育廳、陜西省總工會指導,西咸新區傳朗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等單位出品攝制的電影《芳草滿天涯》在京舉辦教師節獻映禮。
電影《芳草滿天涯》真實反映了河南省南陽市黑虎廟小學校長張玉滾的人生歷程。他扎根深山二十余載,默默奉獻著自己的青春年華,不求回報,只愿做一輪明月,照亮山村孩子走出大山的路,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副司長翁波表示,電影《芳草滿天涯》以“時代楷模”張玉滾同志為原型,真實反映了鄉村教育工作者扎根深山20多年,不忘初心、潛心教學、精心育人、艱苦奮斗的精神,展現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影片具有較強的思想性、藝術性和感染力。“教育部聯合全國總工會,把《芳草滿天涯》作為我國第39個教師節展演的影視作品之一,引導廣大教師崇德尚美、立德樹人、培根鑄魂。”
陜西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會長張阿利認為,電影《芳草滿天涯》不再一味地將歌頌人物作為主題,而將解讀的視角回歸到人性本身,探討了個人價值實現的人生及命運軌跡。在視聽語言方面,鏡頭以近乎白描的方式直觀地對準了鄉土空間景觀,曾經貧瘠的村莊、簡陋的教室、無邊的曠野和層巒疊嶂的大山,構成了影片重要的視覺造型元素,充滿了“日常感”,提高了影像的審美格調。影片匠心構建敘事,以情感打動觀眾,在人民教師形象的塑造上,展示出以張玉滾為代表的一批鄉村教師愛崗敬業、立德樹人、砥礪奮斗、無私奉獻的現代意蘊,彰顯了新時代人民教師的新作為、新擔當和新形象。
獻映禮上,該片主創分享了電影創作的幕后故事。導演肖齊稱,自己在《感動中國》節目中看到張玉滾老師的先進事跡后,就決定要把張老師的故事搬上大銀幕。于是帶著編劇和美術,趕往伏牛山深處的黑虎廟小學與張老師徹夜長談并實地采風。
肖齊還在現場宣布,出品方傳朗影視與中國教師發展基金會已達成合作,從影片的每一張電影票中捐贈1元錢,設立專項公益基金。希望通過電影《芳草滿天涯》,讓更多人關注和關心山村少年兒童、鄉村教師以及鄉村教育的發展,幫助更多山里的孩子走出大山、學有所成、反哺家鄉,助力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