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影視動漫>

    影視動漫

    北京書市回歸地壇公園:共赴一場闊別十年的書香之約

    2023-09-11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跟著人群急切的腳步走進地壇公園,綠瓦紅墻的莊嚴與熱火朝天的閱讀氛圍構成了一種獨特的韻律。9月8日,北京書市重回地壇公園,8大展區、40萬種圖書、208家參展商,邀請讀者共赴一場闊別10年的書香之約。

    來逛地壇書市的讀者大都與其有著很深的緣分。作為北京書市首任讀書形象大使、北京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主任兼北京新媒體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全心,從1995年就開始報道北京書市。在潘全心看來,如今的地壇書市和以前既相同又不同:“相同的是滿懷熱情的讀者,積極參與的出版社和發行機構;不同的則是相比20年前,現在的讀者逐漸年輕化,雙休日來書市逛一逛已經變成了一種時尚。”

    閱讀與找尋:突顯地壇情懷與古都文化

    《我與地壇》賦予地壇獨特的文化氣質,地壇書市為這一精神圣地續寫新的篇章。如今回歸的地壇書市自帶故事性與歷史感,對此,北京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徐威表示,“突顯地壇情懷與古都文化特質”便是辦好本屆地壇書市的主線。

    在書市重惠民、重銷售的基調之上,本次地壇書市的中國書店展區特設“我與地壇——文學與閱讀 閱讀與人生”專展,選取具有時代代表性的37位作家、39種作品進行介紹與展示,旨在展現當代中國作家的創作魅力,通過文學閱讀產生更多思想與精神的共鳴。其中,專展展出了10余個版本的《我與地壇》,最早的版本為1993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記錄著文學帶給時代的回憶。

    作為北京文化論壇配套活動,本屆地壇書市創辦了地壇文化講堂,打造“一日一主題”的閱讀活動,如9月9日“十月文學月”主題日、9月10日“京味文化”主題日邀請到了曹文軒、喬葉、汪兆騫等名家作講座。除了北京文化展區外,地壇書市還將北京文化元素融入到了各個展區中。

    “這本書我看到過推薦,等會兒要是能找到我就直接帶走。”陳女士在主題出版展區尋找著心儀的圖書,在“京華好書”展架前看到了《西高地行記》。“這份書單推薦集可讀性、大眾性、品質性于一體,并且緊扣‘京華’兩個字,有很多貼近我們北京文化的書,像《人居北京》《雨燕飛越中軸線》,有這樣一個圖書榜單在這里,給我們看書、買書提供了參考。”陳女士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說。

    流動的書香:從等客上門到主動迎客

    “譬如暴雨驟臨園中,激起一陣陣熾烈而清純的草木和泥土的氣味,讓人想起無數個夏天的事件。”《我與地壇》中寫道,味道是說不清楚的,但是身臨其間卻能記起它攜帶的全部情感。如今,雨后的地壇公園除了草木和泥土的氣味,更加入了一份流動的書香。

    “全民閱讀推廣區”不僅有好書陳列,更將閱讀服務車、閱讀書柜等設施搬到了書市,呈現著新穎的全民閱讀推廣形式。“我們正在推行‘館店融合’模式,在一輛閱讀服務車里實現書店的銷售與圖書館的借閱服務,如果效果好的話也將在朝陽區進行設置。”朝陽區圖書館書市現場工作人員張冉向記者介紹,讀者通過微信小程序借閱的圖書可以直接快遞到家,“我們希望在書市上推廣這樣的模式,為讀者的閱讀帶來更多便利。”

    書市為出版單位提供了與讀者面對面的機會,也為實體書店搭建了展現各自經營理念的平臺。如北京圖書大廈與來今雨軒打造出一輛“移動書吧”,車頭的閱讀空間連接著裝滿圖書的“綠皮車廂”。參加書市的實體書店工作人員紛紛表示,“平時我們在店里等客上門,來到書市可以主動迎客,將我們的理念與好書傳遞出去。”

    “春天是祭壇上空漂浮著的鴿子的哨音……”自在博物書店的展位上展示著《我與地壇》中的“四季之聲”。“我們結合書店自身的特點,特別為地壇書市設計了‘史鐵生的自然朋友’書簽,靈感就來自于文章中對自然景象的描寫,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給讀者留下一份獨特的回憶。”自在博物書店店長郭琳表示,史鐵生在《我與地壇》中表現出了對自然的熱愛,為此,自在博物書店也希望通過活動引導讀者關注自然、享受自然。

    雍和書庭也精挑細選品質上乘的簽名本來到書市,在書店內均以原價售賣的簽名本,在書市上打出了不同程度的折扣優惠廣告。“10多年前我就作為讀者來過地壇書市。”回憶起多年前的地壇書市,雍和書庭現場工作人員侯佳若有所思,“之前的地壇書市有很多個人的書攤,現在變成了一個組織性、整體性很強的書市,我們也是看中它文化氛圍濃厚,既然有這樣的機會我們肯定愿意參與進來。”

    熟悉的風景:尋影風雨中的讀書人

    此次地壇書市開展了“文化北京·尋影地壇”活動,邀請廣大市民參與其中。現場展示的一張張老照片和《我與地壇》中動人的語句組合在一起,將來到書市的人們帶回了曾在地壇書市經歷過的春夏秋冬。地壇書市剛開幕的兩天陰雨不斷,卻并未阻擋讀者們來書市的腳步。9月9日,主舞臺活動區座無虛席,各個展位前依然人流如織,穿著雨衣、打著雨傘卻氣定神閑的讀者們,為地壇的秋天增添了一幅鮮活的雨中圖景。

    “這么多年了,我對地壇書市現在怎么辦、辦成什么樣還是充滿好奇,想到自己要來,這一路上都覺得很激動。”讀者劉先生從北京市石景山區冒著大雨急匆匆來“趕場”,卻還是驚訝于來到書市的人數,“我以為今天下這么大的雨,人肯定少,能占到一個好位置,沒想到跟我有一樣想法的人這么多。”有著同樣想法的讀者小趙興高采烈地告訴記者:“今天來書市偶遇了曹文軒,還用三折買到了《故宮史話》,剛好只剩最后一本了,太幸運了!”

    因為天氣,許多讀者進入一個展位反而停留得更久,打著手電筒仔細尋找圖書。也有讀者如同與多年好友相聚,穿梭于各個展位之間,經過自己熟悉的出版社就與攤主寒暄幾句。“小時候經常跟著爸媽一起來逛地壇書市,直到現在也保留著逛書店和逛書展的習慣。”讀者黃先生剛與機械工業出版社的現場工作人員交談完,“這次來到地壇書市感覺特別親切,想想可能現在的一些閱讀習慣就是從小受到的熏陶。這兩天都有雨,還好這次書市時間長,等天晴了,我一定會再來一次好好逛逛。”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