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吸引大批觀眾前來參觀。
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吸引大批觀眾前來參觀。
【深圳商報訊】(記者 祁琦/文 韓墨/圖)臨摹毛筆字、欣賞雕塑作品、體驗陶藝制作……文博會最后一天,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人山人海,不少市民都是全家出動,在文博會度過了一個有滋有味的文化周末。
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立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展示工藝美術、非物質文化遺產、藝術品等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最新成果,以現代時尚和創意設計促進優秀傳統文化資源跨區域合作與開發,促進非遺文化和博物館資源的活化利用。展館里熱鬧非凡,市民摩踵擦肩,每個展位都聚集了眾多興致盎然、想領略中華傳統文化魅力的觀眾。
在東方文明(北京)國際文化有限公司的展位前,大批市民帶著孩子體驗寫毛筆字的樂趣。記者從東方文明了解到,國家級非遺代表項目汝瓷、膠胎瓷、云錦及滇瓦紫砂、大漢劉氏毛筆、牡丹花系列熏香制品、藤編文創、青銅編鐘、烙畫等多類別精品均在文博會亮相。觀眾可眼觀瓷器之美,耳聽編鐘韻律,書寫華夏之符,聞香沁人心脾;這里既有廣西非遺壯錦與非遺藤編技藝的完美結合文創手工展品,更有能學以致用的烙畫文創手工禮品。
一位姓羅的觀眾表示,在非遺·工藝美術·藝術設計館參觀,可以體驗傳統文化之美,寫毛筆字是最易操作的體驗方法,也是傳統文化的集大成者。他的觀點在慶寶軒展位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慶寶軒以毛筆展示為主,雖然展位不大,游客卻絡繹不絕。慶寶軒負責人告訴記者,周末兩天,來體驗寫毛筆字的以及買毛筆的人都特別多,有愛好者,也有被濃厚的文化氛圍感染而躍躍欲試的,還有很多學毛筆字的孩子。
東莞市鳳崗鎮嘉恒文化也是最受市民歡迎的展位之一,其制作的《鼓舞中華》雕塑藝術品被一大群家長與孩子圍得水泄不通。記者在現場看到,《鼓舞中華》以傳統大鼓鼓身作為基底,上面“站”滿了各民族人物雕塑,盡顯各民族的樂器、舞蹈、服飾之美,其中既有剛柔并濟的漢族腰鼓,又有抒情悠揚的朝鮮族長鼓、神圣激昂的德昂族水鼓,還有古樸原始的佤族木鼓,更有維吾爾族手鼓、瑤族長鼓、裕固族牛角鼓等。
觀眾廖女士告訴記者:“現在傳統文化越來越受到喜愛,國潮也成了流行。我今天帶著孩子過來,看到《鼓舞中華》這個作品,孩子也是非常感興趣。平時我們也買了介紹中華民族文化的書籍給孩子看,希望她更加了解我們國家深厚的文化底蘊,但看書畢竟沒有那么形象,有些內容也不好理解。《鼓舞中華》生動展示了各民族的服飾、舞蹈、樂器,制作得特別精致,人物很飽滿,有感染力,孩子在參觀的過程中就學習到了文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