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活化再生設計《女書·她說》。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吳吉 通訊員 陳坤 張城銘 文/圖
第十九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以下簡稱“文博會”)于6月11日落下帷幕。文博會期間,深職院在文旅消費·一帶一路國際館(13號館)展示了300件師生作品,涵蓋了文創產品、工藝美術、首飾設計和數字動畫四大類別。
記者在現場看到,深職院展廳的亮點之一是湖南永州《女書·她說》系列文創產品,展示了非遺活化再生設計的獨特魅力。“女書”是全世界現存唯一的女性專用文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職院傳播工程學院教師宋海燕告訴記者,設計團隊參考了女書菱形的文字作為設計元素,主要展現在真皮和真絲材質的產品上,都由同學們全手工制作。“學生們通過不斷地修改和完善,在后期的改稿過程中,他們在顏色選擇和配色方面表現出色,使整體作品呈現出更好的統一性。”宋海燕說。
五禽戲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職院此次展出的《戲·五禽》就以五禽戲為基礎,開發面向Z世代受眾的中國傳統體育主題非遺數字文創,結合數智化優勢打破代際壁壘。深職院2021數媒3班學生張卓欣介紹說:“我們采用五禽戲中五個動物的IP形象,結合日常生活中的諧音梗和打工人的心情狀態,結合起來做的文創產品。我們還設計了一個健身軟件APP,里面有關于五禽戲的一些鍛煉方法。”團隊用一種新型UI交互的方式,把五禽戲重新創新以后,讓年輕人更加接納這種傳統文化。
深職院展出的《粵潮方言神獸》選取潮汕方言語音、字音、聲調等特點,從方言字意、傳統文化和潮汕精神多方面結合創作出“粵潮方言守護計劃”定制文創禮盒。
《繪藥百相集》中醫藥交互科普設計則是基于《本草綱目》古籍,以書中的中草藥集解與修治內容為主題。融入中國傳統畫卷形式,將中草藥相關內容與可交互的信息圖像相結合,不僅使中草藥的修治方法和集解可視化,能讓使用者在交互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中醫藥古籍中蘊含的濃厚的文化價值,從而助力優秀中醫藥文化的保護與傳播。
深職院展廳的參展作品不僅展示了師生們的創作才華,也體現了學校對于文化創意產業的重視和支持。通過參與此次展會,深職院師生得到了與業界專家交流合作的機會,不僅增長了專業知識,還擴展了個人創作的視野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