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華區文博會展位。 鄭明萌 供圖
觀瀾古墟分會場的文創燈光秀。陳建華 攝
屆屆文博會,年年看龍華。
6月7日至11日,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11號館,龍華展場璀璨亮相,文產星團耀眼奪目。
圍繞“數聚龍華·文創未來”主題,凸顯數字元素、原創活力、熱點行業、沉浸式體驗四大亮點,齊集數字經濟、低空經濟、露營經濟、傳統文化等元素和概念,近50家文創企業聯合參展,超百件創意精品亮點紛呈。這是龍華高質量發展的最美封面,是“數字龍華”產業密碼和文化風采的最好展示,也是龍華向外界彰顯數字核心區硬核文產實力的最優窗口。
在不久前召開的龍華區二屆人大三次會議上,龍華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將實施文化數字化戰略,加快發展新型文化企業、文化業態、文化消費模式,壯大創意設計產業,培育文化領軍企業,打造數字文化引領新高地。
本屆文博會,只是龍華區文化產業和文化事業向全球觀眾打開的一扇窗,更多精彩豐富的文化內涵在龍華區175.58平方公里的每一個角落閃閃發光,文化的基因浸潤著每一個龍華人心靈,彰顯龍華區深厚的文化底蘊與文化自信。
乘“數”而行
文化產業風華正茂
本屆文博會,龍華以“1+10+10”陣容亮相,在面積達533平方米的展廳內,數字元素貫穿始終。門頭設計呈弧形向上形狀,寓意著龍華逐年穩步增長的數字經濟產業;門頭尾部以經濟數據、品牌企業展示等匯聚成數字碉樓,既體現數字化元素,又融入了龍華特色的碉樓文化。
在主會場展示平臺上,紛沃文化、萌想文化、金拓達科技、知音文創等品牌以個性IP形象、Q萌歷史喵、游戲周邊、木質文創禮品等豐富多樣的產品強力“吸粉”,充分展現原創品牌活力,激發龍華文創潛力。
與主會場相呼應的是龍華10個分會場與10個配套文化活動。契合“數聚龍華 文創未來”主題,分會場以及配套文化活動將以傳統文化+數字科技融合特點展現龍華文化產業蓬勃發展的現狀。
分會場和配套文化活動內容涵蓋鋼琴文化、紅木文化、手工藝、陶瓷文化等傳統文化,也包含電競、智能家居、數字非遺、沉浸式實景劇本等新興領域。其中觀瀾古墟分會場作為新增分會場之一,將開展文化創意產品聯展、快閃表演、古墟夜市等活動。
夜幕降臨,觀瀾古墟上演美不勝收的文創燈光秀,點亮龍華夜空。古墟夜市將配合燈光演藝展演,打造夜游、夜購、夜娛場景,讓市民感受不一樣的古墟風情。
這是全域旅游背景下,龍華文旅深度融合的具象體現。通過對傳統文化領域數字化升級,建設數字文旅新場景,做好文旅產業協同發展的大文章。以文化豐富科技內涵,以科技促進產業加速發展。在龍華,多文化共生,多業態融合已成文化產業發展一大特色。
“文化+科技”
雙輪驅動新業態強勢崛起
文博會上各文創企業的驚艷亮相,充分展現了龍華文化產業的實力和雄厚基礎。龍華文創企業以傳統、時尚、“文化+科技”新興業態為主,呈現核心產業與重點產業并重的特點。傳統文化品牌如觀瀾版畫、永豐源陶瓷、觀瀾紅木、大浪服裝等享譽國內外,已然是龍華文化產業璀璨名片;大漠大智控、光子晶體、長豐影像、啟迪數科等新業態數字文化企業迅速崛起,扎根龍華發展,逐漸成為龍華文化產業發展新的增長極。
2023年,龍華文體娛行業發展持續向好,1-4月文化、體育和娛樂業規上企業同比增速15.55%。一系列數據逆勢回升、穩定增長,折射出龍華文化創意產業蓬勃向上、量質齊升的發展態勢。
去年,龍華大力引進藝博堂、時空數字、古德菲力、華祥集團等企業入駐北站優質空間,更為龍華數字文化產業發展注入強大力量。為什么優質企業愿意選擇龍華?究其原因,與龍華致力打造優質營商環境和濃厚的親企惠企暖企氛圍密不可分。
產業空間是演繹創新故事的首要基礎條件,精準優質的產業空間,才能吸引高新企業進駐,吸引創新人才和創新資源聚集。當下,龍華正積極拓展產業空間,建設集研發、生產、測試、形象展示于一體的產業空間,引入智能裝備、數字文化企業等進駐高層樓宇,推進工業區復合式更新,為招攬更多優質企業落戶龍華做好充足準備。
與此同時,龍華區陸續推出《龍華區促進數字文化產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2021—2023)》《深圳市龍華區促進數字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措施》《深圳市龍華區數字文化產業2023年重點工作》等系列數字文化產業政策,為產業投資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生態環境。
目前,龍華有17個區級以上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其中國家級園區2個、省級園區1個、市級園區6個、區級園區8個。截至2022年底,17個園區建筑面積達125.79萬平方米,共入駐企業約1200家,其中文化企業824家,產業產值66.63億元。
放眼未來,龍華文化產業將迎來新發展、新機遇。立足“數字龍華”定位,龍華以數字文化、文體旅融合雙核推動文化產業加速前進,各領域代表企業以各自獨特的形態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成為助力產業發展的中堅力量。
以文興城
文化涵養浸潤人心
城市文明是一座城市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要塑造現代城市文明、實現文化繁榮興盛、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就離不開文化產業的蓬勃發展。
5月27日,首屆得到同學節暨得到高研院第十五期開學典禮在龍華文體中心舉行。龍華區相關領導作了主題為《怎樣用100座書房點亮城市》的分享,向來自全國的得到高研院學員和得到APP用戶介紹充滿書香氣息的龍華魅力。助力龍華打造終身學習示范城區,當天,龍華區還與得到正式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未來雙方將圍繞聯合建設知識型城區、共同培養體系人才、合力構建文化品牌體系等,在數字教育領域開展深度合作,推動“得到大灣區學習中心”在龍華落地,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貢獻“龍華力量”。
把時間再往前追溯,看到的是龍華以文化涵養一座城的累累碩果:
2023年4月23日,《知識進化論》2023樊登年度主題演講在龍華文體中心體育館開講。
2022年12月31日晚,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2023“時間的朋友”跨年演講在深圳書城龍華城開講。
2022年,龍華區引進柯潔、周莉亞、韓真3位名家,目前全區名家總數已達15位,其中,柯潔代表龍華出征2022年中國圍棋甲級聯賽,姜昆工作室成立6個“龍華區曲藝傳承教育基地”,建成柳大華象棋學院、巴特爾籃球訓練基地,“一名家一品牌”初步形成,不斷滋養龍華精神根脈,涵養龍華文化自信。
2022年,龍華以社區文體節、“龍華杯”系列賽事為牽引,相繼舉辦8400余場文體惠民活動,惠及群眾約390萬人次。全區累計開展22大類1.2萬課時公益培訓,覆蓋14萬人次。上百家城市書房總面積超2.4萬平方米,總藏書量超26萬冊,成為市民暢游書海、解人生百憂的心靈棲息地。
從“移民之城”到“奮斗之城”“書香之城”。在龍華, 深厚的文化土壤,鮮活的創新血液正在龍華區的土地上交融匯集,讓文化的細胞持久地浸潤產業,讓產業的品質不斷吸引更多創新創意人才,這種產業生態良性互動,正強力推動龍華區向“文化強區”邁進。
(曾智輝 何麗平 林佳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