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號館深圳報業集團展位,大量觀眾參觀體驗。 深圳晚報記者 嚴文婷 攝
■ 深圳晚報 記者 高靈靈
余瑤 實習生 宋家哲
6月10日,本屆文博會迎來首個周末。度過繁忙的一周,不少市民選擇在周末到文博會“尋寶打卡”,許多家長也選擇在當天到場“遛娃”,體驗文化之美。而深圳報業集團展區作為“流量擔當”,更是迎來了多名新老朋友打卡,其中不乏許多“鐵粉”。
超好玩!
大小朋友齊打卡
一踏入文博會9號館,便能看到不少市民手持帶“SNG報業集團”標志的小扇子,對著報業集團展廳拍照留念。
另一邊,報業集團展廳內部,一群小朋友圍繞在“魔鏡”“AI明信片”前,不時發出歡笑,快門聲不絕于耳。張女士和黎女士便是“遛娃家長”之一,充滿科技感的AI互動裝置讓孩子們流連忘返。“以前沒什么機會體驗這種裝置,體驗感挺好的,小朋友也很喜歡。我剛剛還特地下載了有聲書!”張女士說。
收獲小朋友喜愛的同時,AI互動裝置也能留住尋找新體驗的“大朋友們”的腳步。出生于1996年的谷小姐帶著媽媽一同踏進了報業展位,在AI明信片裝置前,谷小姐認認真真地畫了一只熊貓,系統很快自動生成了一只圓滾滾的“國寶”。“我很喜歡熊貓,但是最近沒什么時間去看,所以就想著畫出來。”谷小姐說,這是她第一次體驗AI互動裝置:“報紙是非常傳統的媒體,但沒想到,報社也有這樣新潮的一面,如此緊跟時代,讓我感到非常驚艷。”
超驚喜!
紙媒老友感慨傳媒新潮
對傳媒的快速發展感到驚喜的不僅有新朋友,更有多位傳媒老友。10日上午,市民田女士帶著母親和4歲的兒子一起來到了報業集團展區。看著母親和兒子在AI裝置前不時變換姿勢拍照,她轉身參觀起報業集團展區,了解報業集團發展歷程。“傳媒行業變化太大了!”田女士不禁感嘆。據了解,田女士是成長在紙媒時代的90后,一直保留著閱讀新聞和紙質書的習慣,每次高鐵或飛機出行,她都習慣性向乘務員要一份報紙。“現在已經是電子信息時代了,媒體技術也越來越新潮了,傳統媒體和時代接軌是件好事。”田女士說,她對深圳報業集團的轉型感到驚喜。
隨著展位人流的增加,報業展位工作人員與逛展市民開始互動,62歲的資深粉絲汪先生也忍不住加入了互動的人群。他向深晚記者展示他在互動區留下的AI虛擬人照片,他說:“我一直在看報業集團的報紙,沒想到報業集團如此新潮時尚,真的緊跟潮流!”
除了紙媒“新老粉絲”,報業集團展位還迎來了曾經的同行報人。市民夏先生曾從事傳媒行業,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良好的工作氛圍讓他印象深刻。這次文博會,夏先生特意前來報業展位,探尋報業的前世今生,尋找一些美好回憶。“這次報業集團展位的吸引力、影響力和聲勢都更勝從前。在與老同行交流中,我也發現了許多傳媒行業的新趨勢,收獲頗豐,希望報業集團的發展更上一層樓。”夏先生說。
超有愛!
“鐵粉”專門來探望
“終于見到‘晚妹’(粉絲對深圳晚報的昵稱)了!”6月10日,網友“小曾”和“刪寶”齊齊來到報業集團展位打卡。作為“鐵粉”,“小曾”和“刪寶”的身影長期活躍在深圳報業集團各媒體的粉絲群內及公眾號、微博等平臺的評論區,本次文博會,兩人更是一進會場就直奔報業集團展區,與平時只能隔著屏幕互動的小編們見面。
“我是在這兩年開始關注深圳晚報公眾號的,你們有時凌晨四五點還在發新聞,給我們帶來最快的第一手資訊,真的非常敬業。”網友“刪寶”說,他早已將深圳晚報微信公眾號設置為“星標”,每次只要收到信息,他一定會點進去細讀并留言。提及為何每次總能搶到留言區的“沙發”,“刪寶”也透露了“秘訣”:“我不僅將公眾號設置為特別關注,還會研究你們的發文頻率和時間。”他認為,網友與媒體的良好互動,能更好地傳遞正能量,凈化網絡空間。
“小曾”關注深圳晚報的時間則更長。“我是在2019年左右關注晚報的,家里也有訂閱晚報的報紙。”本次文博會,她已經多次到報業集團展位打卡,不僅體驗了各種互動裝置,還通過報業戰略展示區進一步深入了解了深圳報業集團。令人感動的是,在采訪的最后,“小曾”提起了深圳晚報的生日:“明年1月1日就是深圳晚報30歲生日了,希望晚報越來越好。”
粉絲情意濃,報業集團同樣回報了滿滿的愛。為了這場與新老朋友的“雙向奔赴”,主辦方在活動的排期與設計上也做足了功夫。“在文博會開幕前,我們就對展會期間的各項活動進行了排期,將互動性強、趣味性足的活動安排到了周末,讓市民來到報業集團展館,既能感受到‘好看’,也能體會到‘好玩’。”報業集團展區運營團隊相關負責人表示。此外,為了歡迎新老朋友們的到來,報業集團展區還貼心準備了各式各樣的互動小禮品。據統計,自文博會開幕以來,報業集團展館以抽獎+互動的形式向粉絲贈送文博會門票100張,現場派送扇子3500把,讓觀眾“滿載而歸”。
小tips
6月11日,深圳報業集團展位還將送出文博會期間的網紅文創——SNG定制包。數量有限,先到先得,歡迎新老朋友到場打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