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深圳文博會>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舊時皇家珍品飛入尋常百姓家 絳州剔犀茶具 傳世價值打動人心

    2023-08-09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3年06月11日    編輯:黃麗

    非遺絳州剔犀器具。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周江南)在14號館的非遺展區,有時候一個小小的鋪位就能讓你流連半天,因為有些東西對于有些人來說具有不可抵擋的魅力,非遺絳州剔犀器具就是那樣一種靜默無聲卻神秘無比的存在。

    擺在鋪位最顯眼處“待客”的一套剔犀茶具足以打動愛飲茶之人的心。一對夫婦駐足了解,聽了講解之后恍然大悟,這種古代皇家、王公貴族們才用得起的精品確有獨特之處。這套茶具售價4萬多元,茶盤是木胎,茶壺與茶杯是紫砂為胎。茶杯握在掌心,讓人愛不釋手。令人不禁遐想,用這套茶具飲茶,與三五好友一道談天說地,既談今天的生活、盛世繁華,亦能讓思緒飄至數百年之前,感受古人席地飲茶之樂。這樣的茶具,因工藝到位,亦可成為傳家之寶,而且價值不斷走高。

    據講解員介紹,從山西絳州長途跋涉而來,因為運輸不便的原因,現場擺放的剔犀器具多為小型器具,有花瓶、女士專用的首飾盒、圍棋罐等等,有實用型的,也有作擺件的,價格從數百元至數萬元不等,豐儉由人。市民流連其中,不少人都忍不住把玩,感受其光澤與圓潤、精美與古典,然后買走一兩件。如果對現場的器具不滿足,還可以通過現場服務員“云購買”其他產品,甚至協議定制。

    作為非遺器具,背后必定有悠久的歷史和美好的故事。很多人購買非遺產品不僅是為了擁有產品本身,更重要的是非常渴望了解非遺文化,提升鑒賞力與審美水平。現場講解員還會提示顧客們上央視等各種平臺去了解相關知識,甚至可以找到剔犀傳承人何鵬飛先生本尊“云交流”或見面。

    何鵬飛向記者介紹,剔犀歷史悠久,然而存世極少,目前發現最早的實物是上海市博物館所收藏的漢至三國時期的剔犀云紋圓盒,具體時間還有待進一步考證,唐代剔犀的存世問題目前還沒有得到證實,剔犀發展至宋代才趨向成熟。 剔犀工藝復雜,工期漫長。主要分為制漆、制胎、灰胎、髹漆、繪圖、剔刻、打磨、推光八道大工序,每道工序又可細分為若干小工序,歷時一般在10至12個月之久。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