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深圳文博會>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梅花開中國 篆字寫世界 非遺當代傳人致力梅花篆字走向國際

    2023-08-09    來源:深圳特區報 2023年06月11日    編輯:黃麗

    《家和萬事興》扇面(中)的梅花篆字。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戚金城 文/圖)6月10日,第十九屆文博會迎來周末,大量市民攜家帶口涌入各個展館。與展館各角落的熱鬧場面形成鮮明對比的是12號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安徽展區靜靜綻放的“梅花”。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朵看似不起眼的“梅花”巧妙地和篆字結合起來,“梅花篆字”兼備書法與繪畫的雙重風韻,列入工藝美術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與之相結合的文創產品,受到不少人士追捧。

    中華五千年悠久的歷史文化長廊中,記載了輝煌燦爛的文字載體,行、草、隸、篆、楷等迭出,梅花篆字自成一體。梅花篆字顧名思義,既有梅花,又有篆字,是指在篆字的基礎上,利用書法、工筆、水彩、水墨、寫意等筆法將花鑲嵌字中,即篆字和梅花巧妙地融為一體。記者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安徽“皖字號”展區看到,本屆文博會展出的小巧精致的扇面點綴著鮮艷欲滴的梅花,再仔細一看,花瓣中還藏著一個“家”字。這件作品也被作者——梅花篆字當代傳人王洪軍命名為《家和萬事興》。

    在第十九屆文博會上,王洪軍和其學生的作品同臺亮相,共同在文化產業綜合館B館安徽皖字號和宿州展區展出。據王洪軍介紹,他創作的梅花篆字作品使用了納米感光顏料,在驗鈔燈的照射下可以發光。記者看到,使用朱砂和特殊的納米感光顏料寫成的“家”字在驗鈔燈下變得鮮亮而突出,富有美感。

    然而,具有歷史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傳承上千年的梅花篆字藝術,知之者卻不多,愿意學習這門技藝的人士更少。王洪軍希望通過文博會的舞臺,把梅花篆字的魅力發揚光大,讓中國文化走出國門、傳播到世界。長期以來,王洪軍致力于梅花篆字的傳承與創新,曾多次到法國、德國、俄羅斯、日本等多個國家展開研討。2014年,王洪軍在北京成立世界華人文化交流聯合會梅花篆字研究院;2018年,他又在香港成立梅花篆字藝術研究院。作為院長,王洪軍以文會友,從中國北京、香港到英、德、法、瑞典等歐洲多國,發力傳播中國漢文化的力量和美,也讓世界飽覽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為了讓更多國內外友人見識中華傳統文化的美,王洪軍聯合相關企業尋找更多傳統文化的載體與表達。目前,王洪軍已經在多種文創產品使用梅花篆字進行創作。如蘇州刺繡、宜興紫砂壺、景德鎮瓷器、新疆和田玉等,均被王洪軍創作成梅花篆字文化的衍生作品。在本屆文博會上,安徽展區還展出了碗碟和茶葉。碗碟平面和茶葉包裝均采用梅花篆字作品作為圖案。

    據王洪軍介紹,他還計劃使用梅花篆字藝術,把世界上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名稱寫出來,以后再通過文博會的舞臺向世界人民展示梅花篆字的美,真正讓“梅花開中國,篆字寫世界”。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