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影視動漫>

    影視動漫

    《做自己的光》:于轉折處破題成長

    2023-08-02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    編輯:邱娟

    當前,女性群像成長勵志劇《做自己的光》正在優酷和江蘇衛視熱播。該劇打破常規女性題材劇創作模式,以傳統電視行業發展變遷為背景,講述了何歡(劉濤飾)、白楊(秦海璐飾)、趙媛媛(柴碧云飾)3位女主播突逢人生變故依然乘風破浪的故事。

    劇中,具有共鳴感的新聞事件串聯起3位女主角的職場與生活,外加頗具懸疑色彩的情節和輕喜感的演繹,為觀眾帶來不一樣的追劇體驗。近日,導演余丁和編劇蘇曉苑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采訪,分享了劇集的幕后故事以及創作體會。

    見證媒體融合進程

    很多普通觀眾可能不知道,蘇曉苑曾在成都電視臺工作二十余載,做過熱線員、記者、策劃、導演,跑過一線新聞,也做過招商業務。“故事里的大多數情節都是我經歷過的,或者是我作為旁觀者看到過的。”蘇曉苑坦言,《做自己的光》與自己的經歷息息相關,甚至可以說是共同成長。2005年,尚在成都電視臺工作的蘇曉苑萌生了將媒體人的經歷寫成故事的想法。因為人生很長一段時間,她都浸潤在新聞媒體中,使得她對這個行業有著很深的感情。

    雖然后來蘇曉苑離開了新聞一線,但是此次為了《做自己的光》,她專程前往成都電視臺和四川電視臺“補課”,重返新聞現場,參與轉播采訪,和至今奮斗在一線的同事、朋友聊工作日常、細節。同時,她還專程邀請新聞一線的同事擔任策劃,并在成片的過程中請新聞戰線的專家、前輩提供建議和意見,從而為觀眾呈現出一個真實、立體的當代新聞職場。其中,最有突破性的就是聚焦傳統媒體轉型新媒體的陣痛,讓人們看到了媒體行業真實且具有挑戰的一面。

    “我親身經歷過傳統媒體過往的輝煌,也面對過社交新媒體帶來的強烈沖擊,更看到如今傳統媒體與數字技術有效融合后,走出發展低谷,迎來新的篇章。”作為傳統媒體向融媒體轉型的親歷者,蘇曉苑敏感地覺察到,無論是基于自己對于傳媒行業的深厚感情,還是行業本身起伏的社會意義,這個轉型期都值得自己去記錄,值得寫成一個故事,講給所有觀眾。

    劇中,何歡主持的是文化情感類節目,白楊主持的則是社會新聞。比起何歡,白楊更理性,知道何歡主持的《一本好書》需要改進,因此她直接給好姐妹的節目打了零分。這并不是出于嫉妒而是想敲醒她,世界早就不是10年前的樣子了。面對新媒體的突襲,傳統媒體不改革就要死。對于這一細節,相信所有媒體人看到后,都能會心一笑。

    到了劇情后期,在實現個人夢想之后,何歡和同事開始積極探索傳統媒體的融媒體轉型之路。在網絡博主蔣俊豪的幫助下,何歡投身時代大潮,創辦自媒體獲得成功后,又積極投身電視臺的融媒體建設。這一結局,也印證著如今“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的戰略方向,展示了當下媒體人推進傳統媒體和新興媒體優勢互補、深度融合的不懈努力。

    展現當代女性風采

    近年來,我國涌現出多部聚焦女性題材的優秀作品。蘇曉苑認為,各類展現女性力量的電視劇見證了女性的多彩魅力,“百花齊放下,有一點是相通的,我們都想寫一些美好的女性,寫一些自己欣賞的女性形象。”

    在《做自己的光》中,何歡、白楊、趙媛媛3個人映射三類人,展現了當代女性的風采。蘇曉苑也給出了自己的詳解讀:何歡作為資深女主播,知性、優雅、能力出色。更可貴的是,她懂得止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里找到問題,然后放下,朝著新方向大步走去。白楊是驕傲的,驕傲來自于自信,自信則源自于實力,而實力的本質是基于她對事業的熱愛。但是她太過剛硬,這也是她的性格缺陷,學會柔軟,正是白楊的成長。趙媛媛更像是當下生活中最常見到的年輕女孩,她們生命力強,對于未來有無窮的好奇和希望,而且敢于嘗試,有著年輕人特有的朝氣、活力和魅力。

    同時,3個人不是割裂的,她們之間實打實的友情、正大光明的競爭在豐滿了自身形象的同時,也為“女性互助”這個議題做出了新的注解。劇中,何歡主持的讀書欄目模式陳舊,收視墊底,白楊在內部打分時不徇私情給何歡的欄目打了最低分,看似不近人情,實則是將何歡從往日成績的幻象中敲醒;白楊因為新聞頭條質量不佳而大發脾氣,急需何歡的高質量內容救場時,何歡趁機要求白楊向自己、向同事道歉,看似落井下石,實則是讓白楊能夠感受到合作和搭檔的重要;白楊跟趙媛媛因為節目質量和廣告招商孰輕孰重意見相左,不同立場展現兩位女性的專業與堅守,也在分歧中讓兩人看到了進步的空間和可能。

    激發自我內心力量

    在余丁看來,《做自己的光》雖然是女性題材作品,但是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除選取了中國電視劇鮮有涉獵的電視臺發展作為行業背景之外,還展現了媒體職場女性在大時代浪潮中的選擇與堅守,“劇中的職場女性在中年時期,事業各方面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都能夠堅持重新站起來,最終獲得生活上和事業上的成功,也希望借此鼓舞每個尚在困境的個體,勇敢迎接屬于自己的光芒。”

    蘇曉苑也提到,劇中3位年齡層不同、成長環境各異的女性,盡管遭遇了來自現實的困擾,但都一步步激發出自我的內心力量,完成自我蛻變。3位電視臺女主持人身上的壓力、煩惱,貼近現實生活中的職場女性生活,或許每一位觀眾都能從中窺見自己的影子。同時,劇中主人公不斷向上的人生,或能為觀眾帶來如“光”一般的力量和慰藉。

    不過,由于傳媒行業具有較強的獨特性,應該如何與觀眾共情?蘇曉苑透露,對于這一點,主創團隊也曾一起討論過,結論就是具體的行業并不重要,真正令人共情的一定是生活或者工作中所經歷的困苦和自己永不放棄的希望。“行業不是共情的基準點,付出汗水后獲得的喜悅才是。”

    “我們每個人都是我們自己,同時我們是我們自己的光。”蘇曉苑表示,生活有的時候是困難的,有的時候是孤獨的,可是,“不管周圍的環境是什么樣,不管是過去、當下還是未來,我覺得‘做自己的光’應該是個永遠的命題。”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