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智慧虛擬攝影棚。 資料圖片
未來,全球電影行業要持續深化應用人工智能(AI)、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5G/6G、先進高效視頻編碼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攝制端進一步優化完善虛擬攝制、云制作、智能化制作、無縫虛實融合等整體解決方案,利用現代科技手段賦予電影創作、攝制、生產更大的自由度和靈活性;在放映端持續探索優化多元化電影播映顯示模式,統籌推進線上線下業務;發揮新一代技術相對于傳統技術的比較優勢,積極推進電影生態體系優化重構,增強電影產業韌性和抗風險能力。
迄今,我國電影科技發展取得了偉大成績和長足進步,但在電影核心芯片與器件、制作工具軟件與基礎模型算法、原創底層技術與核心軟硬件系統自主研發等方面,距離世界電影發達國家和電影強國建設要求尚存差距與短板。特別是進入大視聽和大科學時代后,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開展,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智能科技的驅動下,在學科產業行業交叉融合、持續深入的影響下,電影科學研究和技術應用的復雜性、系統性、協同性顯著增強,全球電影行業必須順應技術演進趨勢和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推進生態重構與提質優化。與此同時,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多時期。在此背景下,我國電影科技發展面臨一些新情況與新挑戰:
國產電影的拍攝制作水平和技術品質需要持續提升。當前兼具高創作水準、高視聽品質、高科技含量的國產精品電影數量有限,中國電影拍攝、制作、發行、播映體系建設距離工業化現代化水平尚存差距,與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大國地位不相匹配。
電影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與電影民族工業發展需要不斷增強和實現新突破。當前我國電影科技自主創新能力與電影強國建設要求尚存差距,我國在電影攝影機數字成像器件、電影放映機數字顯示芯片、圖像引擎、影視后期與特效制作工具等領域仍主要依賴進口。
電影全產業鏈的信息化建設、云化與智能化升級仍需積極推進和持續深化。當前全球已經進入數字經濟時代,在媒體融合、云化和智能化進程持續拓展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多元化現代化工業化的電影拍攝、制作、發行、播映技術體系和安全版權保護體系建設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升級和發展完善。
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的高水平創新型科研團隊建設支撐不足。一方面,需要更多具備技術敏銳性和融會貫通能力的科研隊伍,能夠快速掌握新技術新應用,并將其有效融入電影攝制播映生產運營實踐中;另一方面,需要更多復合型、創新型電影科研團隊,能夠在深入理解國家戰略和行業政策的基礎上,開展電影核心關鍵技術研發,可以迅速對通用共性技術實施行業定制化改造。
功崇惟志,業廣惟勤。新時代新征程,我國電影行業要在堅持自主創新和深化科研實踐的基礎上,以新時代社會主義電影強國建設的科技內涵為參考基準,積極推進電影科技高質量、可持續發展,加快實現高水平自立自強,有力支撐社會主義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具體發展策略可包括:
其一,以高新技術格式電影攝制放映為抓手,融合應用LED虛擬攝制、智能化制作、LED電影放映、電影沉浸式音頻等新興攝制放映技術,持續提升國產電影拍攝制作水平和能力,有效服務精品電影制作與精品影院建設。
其二,推動專業影院、流動影院、點播影院、校園影院、家庭影院、VR/AR/ MR/XR沉浸式影院等統籌發展,構建完善多元化現代化工業化電影攝制發行播映技術體系、安全版權保護體系和技術標準體系,推進電影全產業鏈的信息化建設、云化與智能化升級。
其三,深化電影科技自主創新,以建設電影行業國家工程實驗室為契機,強化完善電影行業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加快推動數字電影關鍵技術與核心軟硬件系統去美化、去西化,推進電影科技自立自強和電影民族工業發展升級。
其四,深化電影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加大電影科技高水平復合型人才和原始創新型人才培養,為電影強國和文化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作者系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中央宣傳部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總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