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馬丁,每天早晨你醒來。馬丁馬丁,有個角色在等待。”經典動畫IP《百變馬丁》(原《馬丁的早晨》)自20年前開播以來,憑借超乎尋常的想象力和扎實的劇情,成為一代人共同的回憶。
“童年永不落幕,經典永遠淚目。”作為將每集約20分鐘的獨立動畫故事重塑并搬上大銀幕、從內容到制作均全新升級的大電影,《百變馬丁:怪獸大作戰》編劇孫平和《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記者分享了該大電影創作過程中的獨家故事。
希望大家“開心做自己”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經典動畫《百變馬丁》收獲了一代孩子的喜愛,作為“百變馬丁”系列大電影的第一部,請您梳理下這部作品的創作思路。
孫平:劇集和電影的差異是巨大的。劇集每集約20分鐘,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而大電影則是90分鐘的容量,需要給觀眾一場視聽盛宴。
馬丁的特質是每天早上醒來會變成一個自己意想不到的新角色,這不僅是劇集人物一個有趣、有創意的原始設定,也是小觀眾最期待的部分,更是在大電影的策劃上必須要遵守的前提。因此,我們策劃讓馬丁在一個故事中發生三次變身,這三次變身都是為完成最后那個神秘的大使命,這樣故事的節奏也比較明快。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您希望通過《百變馬丁:怪獸大作戰》向觀眾傳遞什么?
孫平:事實上,我們在故事中表達了自然萬物平等的觀念,這是能夠得到世界各國認同的情感共鳴。同時,針對當前青少年包括兒童心理問題越來越多的情況,我們希望電影中馬丁的“接受不完美,開心做自己”能帶給孩子和家長一些啟示。
多元審美豐富動畫呈現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作為兒童動畫電影,您認為,這部電影和其他兒童動畫電影有哪些不一樣?
孫平:在故事情節設計上,我們也有很多更深的思考。比如在反派角色的設計上,沒有采用極端的方式處理,而是用戲劇化,且充滿趣味、奇幻和寬容的方式設計了反派的最終歸宿。我們認為,兒童的世界應該是充滿真、善、美的,用愛可以化解一切怨念。
在風格上,這部作品堅持了劇集動畫的二維風格,這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隨著三維審美的風行,二維動畫的制作團隊已經非常稀缺了。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在前期素材積累過程中,您和團隊都做了哪些功課?
孫平:因為故事發生地設定在中國深山的小鎮,導演到黃山采風,把黃山壯美的山川和有獨特中國韻味的徽派建筑作為場景設計的參考。對于角色的刻畫,我們參考了與劇中角色年齡相仿的小朋友的日常生活,觀察他們的言行,研究他們的喜好,從而選用他們喜聞樂見的語言和行為進行表達。可以說,片中每一個環節和每一句臺詞都是精心策劃的,兼顧了合家歡電影不同年齡觀眾的體驗,同時也注重兒童的偏好和理解能力。
保護兒童電影發展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電影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那么,現在回看這部影片,您覺得有沒有遺憾?
孫平:遺憾還是有的。在劇情的設計上,我們可能過于追求邏輯的完美,因此非常重視故事的寓意和深意的挖掘,這導致用市場熱銷大片的特征來比對時,可能顯得有點文藝。我們也在復盤時進行過反思,現在小朋友喜歡非常燃的名場面,我們是不是應該寫得再激烈一些。
另外,就是檔期的選擇。與我們同檔期的有10余部大制作的真人電影,我們很難排片,更不用說黃金場次。即便小朋友們想看,可能也找不到影院放映。
《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請問您對于兒童電影檔期和排片有哪些意見和建議,以推進行業更好地發展。
孫平:現在電影院沒有太多適合兒童的電影可以讓小朋友選擇。如果能夠由管理部門對兒童電影給予評估,專門給兒童電影開辟時段,或者建設專門的兒童院線,可能對小朋友而言是非常有益的。好的兒童電影是兒童美學教育、媒介教育、文化教育的重要方法和途徑,應該得到更充分的傳播和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