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Joy已經走過了整整20年的不凡征程。回望過去20年,游戲正從科技的應用者向科技創新的推動者、新興技術的創造者轉變。近年來,全球范圍內對游戲未來可能性的關注,也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游戲是什么?游戲又能給我們帶來什么?游戲如何實現從第九藝術到超級數字場景的進階?2023 ChinaJoy期間,主題為“超級數字場景開啟產業新格局——游戲再認知”的論壇在上海舉辦。
論壇由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游戲出版工作委員會、中國游戲產業研究院主辦,旨在就當下如何看待游戲凝聚共識。
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會會長金元浦以《作為超級數字場景的游戲技術與行業AI大模型》為題進行主題分享。他表示,數實融合中的游戲技術,是支撐人與社會、人與人、人與物新交互的技術實現基石,是包含了數字環境、數字化身和數字資產的“三位一體”超級數字場景。在被場景化的社會結構中,以游戲技術為核心組成的技術系統成為推動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新能源”。
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翁子揚帶來了題為《文化遺產、空天數據融合與游戲超級數字場景構建》的主題演講。他說,在游戲科技的高速發展中,超級數字場景與衛星遙感影像、智慧城市數據可以深度耦合,在虛實共生的概念下,現實的地質地緣環境、生態路網結構,與斷代史地信息、文明發展脈絡、文化傳播路徑通過原生技術的鏈接,實現沉浸渲染環境下人機交互的多元生態,未來文化遺產、空天數據的活化賦能將會為游戲場景提供更多的創作空間。
中國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研究組成員劉鋒就“探尋AI創新之路——游戲科技與人工智能創新發展”主題,分享了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游戲科技對人工智能相關的人機交互、強化學習等17個技術領域起到強驅動作用。研究測算,未來游戲產業對于人工智能產業的拉動規模將持續增加,預計將從2023年的315.76億元上升至2030年的1038.1億元,年均增長率約達16%。劉鋒表示,人工智能創新國家與世界游戲市場排行榜的吻合度極高,人工智能的強國同時也是游戲市場的強國。
北航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數字孿生國際研究中心研究員馬昕發表了《游戲科技相遇數字孿生,助力數實經濟融合發展》主題演講。她表示,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的融合是必然趨勢,數字孿生則是實現信息物理融合,助力產業數智化轉型的有效途徑。目前數字孿生已圍繞智能制造、智慧城市、航空航天等領域推廣應用,其應用仍需繼續深入探索。馬昕強調,游戲科技與數字孿生相互賦能,有助于實體經濟與數字經濟共生發展。
以《游戲產業的第三次擴容——廠商探索與行業嘗試》為題的圓桌對話也在當天舉辦。Unity中國產品技術總監張黎明、騰訊互娛研發效能部數字文化實驗室總監葛誠、米哈游公共事務總監王曉瑋、索尼互動娛樂上海有限公司平臺管理部門經理姚晨勇、獨立游戲制作人葉梓濤共同討論了游戲科技價值外溢的發展路徑。
論壇現場,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第一副理事長張毅君與金元浦共同啟動了《超級數字場景源動力——游戲科技與創新應用研究》課題計劃。后續,課題組將圍繞游戲科技創新及價值外溢空間做體系化研究,以游戲科技的跨行業科技進步貢獻率為核心研究切入點,推動游戲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在實體經濟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