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朝暉 孟曉霞
隨著科技進步帶來的文化創意產業革新,人們對文創產品的消費方式、設計風格等都產生新的需求。在全球化語境下,凸顯本土獨特文化日漸成為文創產品設計的一大要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民族產品設計的不竭靈感源泉。只有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當代設計,才能促進本土藝術的發展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因此,陶瓷文創作為新的文化形態,在貼合時代審美的同時,要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文創設計中的歷史文化內涵。
陶瓷文化創意設計的發展及現狀
開放、包容與多元的時代,讓人們的審美情趣發生了深刻變革。改革開放以來,文化消費水平逐年攀升,并向高品質、多樣化和個性化轉變,設計理念也迎來新的變化,文化創意產業進入發展階段。制陶作為中國的優秀傳統工藝,也被賦予新的生命力,文創設計日益向藝術化方向發展,呈現出多樣化的產品形態,不僅有茶具、餐具等注重功能的傳統器皿,還涌現出融入時代的創新藝術品、裝飾品、伴手禮品等。
現代化交通、通信設備使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各國多元文化對中國產生影響。就陶瓷設計而言,“來樣加工”是工匠接觸外來文化的最初方式。隨著盲目崇拜西方藝術及民間手工業的衰落,當代中國陶瓷設計面臨傳統文化缺失的危機。一些陶瓷文創產品一味求新、求異,置民族文化于不顧。因此,首先要加強相關從業者的文化自信,中華文明綿延五千年,具有獨特的歷史意義,是華夏兒女的驕傲。陶瓷文創產品的創新,應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本,打造本土品牌,為傳統技藝賦予新的生命力。其次,要結合時代,以融入現代生活為目的,設計出進入尋常百姓家的文創產品。
基于傳統文化主題的敘事設計實踐——以故宮陶瓷文創為例
如今,幾乎每個博物館都藏有歷朝歷代的陶瓷文物,講述著先輩的勤勞與智慧。陶瓷也是當前博物館文創產品的重要品類。故宮博物院是中國陶瓷文物收藏大戶,其相關文創產品也擁有重要市場,具有典型性。從故宮文創背后傳統文化的現代表達實踐來看,它體現了兩方面的價值:一方面,陶瓷文創產品被賦予廣泛傳播、解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意義,體現其文化內涵載體的特質;另一方面,經設計的創意轉化,以全新的面貌呈現在人們面前,讓用戶對它產生心理共鳴,實現品牌效應的溢出。
1.借助器物造型敘述傳統文化主題。在中華文明發展的進程中,器物造型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陶器、漆器、金銀器等器物造型佳作頻出,經典造型眾多,蘊含著民族創造性的智慧和美學思想。當代設計師要以創造性的思維方式,探索當代器物造型設計和可持續創新的廣闊空間。
一些故宮陶瓷文創對傳統文化元素進行形態的融合重構和文化寓意的傳遞,結合陶瓷的工藝、材料特性,創造出符合當代審美需求和蘊含傳統文化精神的作品。如“清明上河圖·茗香茶器”以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為設計靈感,設計師將虹橋下游的船、轎子等元素與陶瓷設計相融合,整套茶具由1把茶壺、2個茶杯和1個茶盤組成。茶壺以轎子為原型,茶杯以百姓挑著的籮筐為原型,茶盤以游船為原型。整套茶具造型生動形象,富有趣味性,兼具實用性與觀賞性。
2.以色彩設計敘述傳統文化主題。色彩作為視覺符號的載體,是設計中的重要元素。不同色彩傳遞著不同情感和審美信息,也匹配著不同用戶的需求。故宮陶瓷文創設計作品借助色彩傳達著不同的情感意義,在敘述傳統文化主題中體現了獨特價值。
如“喜吉連綿陶瓷茶具套裝”有黃地款和紅地款,“生肖迎福·福杯套裝”以十二生肖為元素,搭配12種明快的色彩,寓意歲歲祥瑞。色彩設計所創造的價值既表現為物質的,也表現為精神的,色彩的創意設計使其傳遞的信息充滿情感,更高效、更準確,也更有藝術韻味。
3.借助陶瓷材質特性敘述傳統文化主題。材質是產品敘事設計的物質載體,它能夠從視覺、觸覺等方面與受眾形成關聯與互動。
故宮陶瓷文創產品通過陶瓷的材料性能、肌理效果等信息達到敘事的目的,如“千里江山茶具套裝”采用窯變青綠色釉,形成青綠漸變色彩,其表面光滑細膩,給人以絲滑的觸感,同時,其使用的玲瓏瓷工藝是在瓷器坯體上雕鏤出許多有規則的“玲瓏眼”,然后再填玲瓏釉,燒成后這些孔洞成半透明的亮孔,給瓷器增添靈動之美,是兩種材料相結合產生的效果。
4.借助功能設計敘述傳統文化主題。不同于其他形態的敘事方式,功能敘事方式是一個受眾感知的動態過程,需要用戶去實踐,在產品的使用過程中感染用戶并產生關聯與情感互動。故宮文創陶瓷擺件“千里江山·流水”靈感來源于《千里江山圖》,設有搭配噴霧的功能和燈光的效果,融美觀與實用為一體,將姿態萬千的山與流動的水相融合,營造動靜相宜的意境。
以傳統文化的敘事方式創作陶瓷文創產品,為文化創意設計提供了更廣闊的表現空間,也賦予了當代文創產品更深層次的意義。從本質上講,就是要有“靈感來源庫”,“庫”的靈感源泉能賦予產品更深厚的情感,加強用戶與產品之間的聯系。陶瓷文創設計要根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傳統文化為靈感源泉,對傳統思維方式、美學觀念以及工藝、藝術手法進行再創造,設計出有文化內涵、能引起用戶情感共鳴的好作品。因此,當代陶瓷文創產品的設計應注重文化符號的選擇和敘事設計的構建,達到以陶瓷為載體,講好中國故事的目的。
(張朝暉系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授,孟曉霞系景德鎮陶瓷大學博士研究生;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藝術學項目《“一帶一路”視閾下中國當代陶瓷藝術與設計語境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20BG0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