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廣告傳媒>

    廣告傳媒

    湖南扎實做好系統性保護 讓非遺工作更加有力

    2023-07-28    來源:    編輯:謝佳曄

    湖南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非遺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開展專題學習,著力做好非遺系統性保護,提升非遺保護數字化水平,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更好推動湖湘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進一步推動湖南的影響力傳播力,推動新時代非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

    扎實做好系統性保護

    非遺根基愈加堅實

    湖南非遺資源豐富,四級名錄體系完備。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10項,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04人。“昆曲”“皮影戲”“二十四節氣”“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等9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創建了1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3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持續優化非遺傳承人隊伍,充實非遺代表性項目。2023年,科學組織開展第六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第五批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申報認定工作,注重推薦申報項目和人選的代表性、引領性。通過向全省14個市州和社會各界廣泛發布申報公告,目前已收集到各地推薦的代表性傳承人資料413份,14個市州正在開展第六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申報清單公示。

    穩步推進數字化記錄工作,率先開展非遺記錄成果展映。湖南省嚴格按照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標準,聚焦記錄工作過程和品質,錘煉了一支經驗豐富的工作隊伍,組建了一定規模的學術專員及評審專家庫,培養了一批優質的記錄執行團隊,現已完成6批次共66位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記錄項目,在國家已驗收的43個項目中,36個項目合格,邵陽布袋戲劉永安、湖南杖頭木偶戲譚奇書、湘劇曾金貴等7個項目被文化和旅游部評為優秀項目,在全國名列前茅。2023年,新啟動10名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的記錄工作。4月25日,在全國率先啟動“用光影記錄非遺,讓世界看見湖湘”2023湖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成果展映系列活動,活動時長1個月,活動地點覆蓋湖南省文化館(省非遺中心)及湖南大學、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等多所高校,達到了展示和推廣湖南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記錄工作成果,凸顯記錄工作的搶救意義和歷史價值,向公眾傳播已被記錄傳承人的寶貴經驗和傳承實踐過程,推動記錄成果與人民共享。

    創新展示傳播方式

    非遺名片愈加閃亮

    湖南高度重視非遺傳播工作,積極組織參加全國性、區域性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精心策劃年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春節期間非遺傳承實踐相關活動、“文化進萬家——視頻直播家鄉年”活動,推動非遺保護理念深入人心,凝聚人民群眾文化共識。積極組織參加中國非遺博覽會、中國成都國際非遺節、“新疆是個好地方”對口援疆19省市非遺展、全國非遺曲藝周、湘鄂贛皖四省聯展等全國性、區域性非遺宣傳展示活動,提升湖南非遺的可見度和影響力。

    精心培育湖南本土非遺活動品牌。2022年,湖南省首屆非遺博覽會驚艷出圈,以“三湘非遺風,驚艷全世界”為主題,精選132項非遺、3家研培院校、4家企業參展,創作了一首湖南非遺主題曲、設計了一個博覽會LOGO、開發了一對吉祥物,奉上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今年,這項活動將繼續舉辦,形成影響廣泛、特色鮮明的湖南非遺活動品牌。

    拍攝專題片、紀錄片、宣傳片等,非遺傳播更時尚。2023年6月24日,《非遺里的中國·湖南篇》與全國觀眾見面,23項最具湖湘特色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得到呈現,奏出湖南這片熱土上深沉厚重、絢麗多姿的非遺交響,使湖南非遺傳播的流量和熱度開創新高度。

    聚力服務發展大局

    非遺產業更可持續

    湖南切實把非遺打造成培根鑄魂、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抓手和支點。

    突出文旅融合,推動非遺與旅游深度融合發展,湖南省文化和旅游廳發布非遺研學、中醫藥康養旅游精品線路,評定了一批中醫藥康養旅游體驗示范基地。2021年發布推出魚米之湘·非遺環湖之旅、千里湘江·非遺探源之旅、神秘湘西·非遺探秘之旅等首批10條非遺主題(研學)旅游線路,覆蓋14個市(州)100個縣(市區)、串聯156個傳承傳習點、涉及367個非遺項目;2022年聯合省中醫藥管理局策劃楚韻湖湘·養神之旅、神奇湘東·養肺之旅、世外桃源·養心之旅等6條中醫藥康養旅游精品線路,評定了一批中醫藥康養旅游體驗示范基地;鼓勵支持旅游景區引入非遺項目,提升景區文化內涵,如支持雪峰山景區打造“雁鵝界非遺集市”“花瑤喜宴非遺演藝”等文旅產品,實現景區“人氣”“財氣”雙豐收,非遺與旅游的融合向縱深發展,融合效果不斷提升。

    服務鄉村振興,開展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省級示范點創建。以打造非遺提升工程、城鄉惠民工程為導向,堅持實施動態管理、打造特色品牌、擴大綜合效益,在全國率先開展非遺工坊、非遺村鎮、非遺街區示范點建設,務實創新推動非遺助力鄉村振興。湖南全省50多個縣設立非遺就業工坊160家,累計帶動7.2萬人在家門口就業,助力6.8萬人致富。2023年初,4個非遺工坊入選全國非遺工坊典型案例。其中湘西州七繡坊非遺工坊實施“讓媽媽回家”公益項目,支持1926名農村婦女帶薪培訓,讓3000多個留守孩子的母親返鄉就業,帶動群眾增收3300余萬元。漣源方才梅山棕編工藝品有限公司設立非遺工坊,帶動600余人就業。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