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演出現場。本報記者 劉達齊攝
哈爾濱日報訊(實習生 張雨萱 記者 于秋瑩)“音”譜新華章,“樂”頌新時代 。7月26日晚,第六屆哈爾濱國際手風琴藝術周開幕式在哈爾濱大劇院舉行。本屆國際手風琴藝術周是經文化和旅游部批準,列入第36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重要項目,由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手風琴聯盟共同主辦,哈爾濱師范大學承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手風琴聯盟2023年度榮譽副主席、波黑手風琴協會主席派瑞克·斯拉維薩,中國手風琴學會會長李聰,哈爾濱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蘭峰等出席活動。
蘭峰在致辭中表示,走過62年發展歷程的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遠的影響,創造了哈爾濱璀璨奪目的音樂文化,搭建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音樂橋梁,也使音樂文化深深融入哈爾濱城市文化的根脈里。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關懷指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國際手風琴藝術周已經在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舞臺上成功舉辦了5屆,在國際音樂界和手風琴界獲得廣泛好評,成為哈爾濱與世界各國文化藝術交流的國際性音樂盛典,為推動中國乃至世界手風琴藝術事業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本屆國際手風琴藝術周精心安排了國際手風琴比賽、大師班講座、手風琴專場音樂會,吸引來自俄羅斯、塞爾維亞、波黑、德國、法國等國家的演奏大師交流講學、辦會展演,活動規模、賽事水平、業界影響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必將推動中國手風琴藝術向民族化、多元化和國際化發展。希望世界“音樂之城”哈爾濱給各位留下難忘的音樂時光,歡迎各國的藝術家們在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會的舞臺上綻放異彩。
來自塞爾維亞的手風琴世界冠軍皮特·馬里克用《獻給勞德的探戈》《阿斯圖里亞斯的傳奇》《絕境》三首膾炙人口的手風琴作品串燒,揭開了開幕式演出的序幕。
隨后,俄羅斯功勛藝術家尤里·希什金帶來了《頓涅茨克敘事曲》,這首音樂作品出自作曲家阿納托利·貝利亞耶夫之手,是首次與中國觀眾見面。巴揚與大提琴、鋼琴三重奏《世紀·風行》特邀少年巴揚演奏家劉弋維與大提琴演奏家許玉蓮、旅美鋼琴家尹一迦共同演奏,這首音樂作品旋律兼有南美風情的火熱,又有古典樂派的低沉憂郁,兩者的完美融合驚艷了現場觀眾。
多次獲得全俄及國際比賽冠軍的彼得·亞利內科不僅將《匈牙利舞曲六號d小調》中國首秀獻給了冰城觀眾,更帶來一首技巧性十足、極具中國民間音樂特色的《天女散花》。巴揚與二胡演繹的《侯月思天涯》則讓中西方兩種樂器“對話”,中國巴揚手風琴演奏家吳瓊與二胡演奏家顧昂揚的完美配合,架起了中西方音樂文化的橋梁。
整場演出在尤里·希什金與彼得·亞利內科聯袂演奏的巴揚手風琴二重奏《頓河狂想曲》中落下帷幕。尤里·希什金表示,《頓河狂想曲》是俄羅斯人耳熟能詳的名曲,也是俄羅斯的音樂名片。他希望通過哈爾濱國際手風琴藝術周,讓更多人了解和喜愛手風琴演奏。
接下來,俄羅斯著名巴揚手風琴大師尤里·希什金大師班、哈爾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相約師大 唱響哈夏”專場音樂會、俄羅斯著名巴揚手風琴大師尤里·希什金專場音樂會等精彩活動即將輪番上演。高水準的國際賽事讓音樂與藝術同行,為哈爾濱增添一道獨具魅力的亮麗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