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山嶺、雄偉的長城,走進內蒙古自治區清水河縣老牛坡,村南村北山嶺連綿。從空中俯瞰,這個小村莊橫臥在清水河縣最南端的北堡川內,與山西省毗鄰。這里是革命老區,是抗日戰爭時期晉綏交界地區最早成立的農村黨支部之一。當地緊抓老牛坡這一紅色資源的同時,因地制宜打造“天然氧吧”,滿足游客的避暑需求。
老牛坡紅色文化旅游區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走進老牛坡,平整的馬路,古樸的石窯,連綿起伏的山脈不同的綠色層層疊疊。從呼和浩特市來到老牛坡的游客王芳說:“從喧囂的城市來到這里,感受紅色歷史,意義非凡。這里早晚溫差較大,平均溫度只有23攝氏度,是避暑的好地方。”
清水河縣委黨校副校長朝魯說:“景區自2017年以來,以老牛坡為核心打造了老牛坡黨支部舊址和展覽館、北堡抗戰遺址、北堡革命烈士紀念碑廣場等10多處教學點,成為遠近聞名的黨史學習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同時由于青龍洞山位于革命老區清水河縣北堡鄉,紅色文化資源與綠色生態資源相得益彰。”
朝魯提到的青龍洞山距離老牛坡只有七八分鐘的車程,通過當地政府的大力治理,如今的青龍洞山林木保存面積達2.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48.6%。樹種以落葉松為主,輔以油松、榆樹、楊樹、山杏、沙棘、檸條等,天然植物有黃刺玫、虎榛子等,山上林間還有黃芪、茵陳、秦艽等中藥材,狍子、狐貍、野兔、野雞等野生動物時常出沒。走進青龍洞山,就如同走進“天然氧吧”,有種返璞歸真的感覺,讓人流連忘返。2017年,清水河縣委將青龍洞山規劃建設為生態文明教育現場教學點,教學點占地3000平方米。
青龍洞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影響著老牛坡,即使到了盛夏,老牛坡的氣候也涼爽宜人,體感十分舒適。有了這天然的便利條件,這里的游客絡繹不絕。當地深挖老牛坡紅色資源的同時,放大“涼”資源效應,將綠色生態與紅色文化相結合,使之相輔相成,不僅游客的體驗感提升了,也走出了一條以“涼”資源打造紅色旅游品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
到了老牛坡不能不嘗一嘗當地的美食。老牛坡的農家樂頗有特色,依托老牛坡的紅色資源,以革命老區的特色飯菜為主,粗茶淡飯輔以當地特產,深受游客的喜愛。“從普通農民到農家樂店主,以前真是想也不敢想。政府將這里打造成紅色文化旅游區,到了旅游旺季,游客紛紛到這里打卡,我們的生意特別好,加上這里比市區要涼快,很多游客喜歡在這里住上三五天,感受清涼的夏天。”一位農家樂負責人說。
老牛坡因地制宜改善周邊生態環境,將小村莊變大氧吧,利用“涼”資源留住游客。朝魯告訴記者,老牛坡紅色文化旅游區每年接待游客10萬人左右,每年收入近400萬元,為當地的300余人直接或間接地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也為當地的農特產品銷售提供了穩固的平臺,農民自采的農產品在家門口就可以賣出好價錢。
清水河縣深挖老牛坡紅色文化資源,并依托當地自然環境優勢,培育特色教學資源,將老牛坡紅色文化旅游區等紅色資源、老牛灣國家地質公園等生態資源、高茂泉鄉土中心等資源作為黨校教學教研的優勢資源,打造出一條集文化、生態、產業于一體的旅游線路,不僅助力當地經濟的轉型升級,還為當地文旅融合另辟蹊徑,游客在景區不僅可以接受紅色文化的滋養,還可以欣賞自然風光、避暑納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