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賢麗
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是民族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一方面是推動普及傳統文化知識、提升國民傳統文化素養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樹立國民文化自信,推動中華文化海內外傳播,提高中華文化的世界影響力。廣播和電視作為傳統媒體的主力之一,是具有強大傳播效力的文化傳播媒介,也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重要助力。鑒于此,充分利用廣播和電視媒體的傳播效力,以推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創新為目標,推出更多內涵豐富、形式多元、趣味性強、富有感染力和教育意義的廣播電視文化節目,總體實現廣播電視節目制作質量的提高,對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普及與創新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廣播和電視媒體傳播特征分析
廣播、電視、報紙、雜志都是重要的傳統媒體,相比報紙和雜志這兩種有固定出版周期的媒體,廣播和電視更為便捷和高效,覆蓋范圍更廣,傳播效率也更高。它不太受時空的限制,只要安裝好基礎設備和信號裝置,就可以隨時隨地收看(聽)自己喜歡的節目。相較于紙質媒體,廣播和電視的內容呈現形式更豐富,有音頻、視頻、圖像、影像等多種模式,信息傳播的即時性、視覺性和藝術性效果突出。此外,廣播和電視的信息承載能力也更強,一期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容量比較大,若是連載形式的廣播電視節目,節目內容的受眾黏性也會更強。
當然,決定廣播和電視媒體傳播效力最重要的因素還是內容制作,制作精良的廣播電視節目才能吸引更多的受眾,對受眾精神文化層面的影響也更為深刻。按照體裁形式來分,廣播電視節目包括電臺頻道、新聞節目、電視劇、電影紀錄片、綜藝訪談、現場直播等形式,不同節目形式的制作周期、播出模式、播出時間、收視率、傳播效果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連續性的節目比碎片化的節目收視率更高,內容承載量和制作成本也會相對更高一些,更適合用于文化類題材節目的制作。
廣播電視節目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播中的優勢分析
由于廣播電視節目在信息承載、視聽藝術、形式體裁、傳播時效、受眾基數等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因此,對于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這一重要任務,廣播和電視是非常優質的選擇。尤其是連續性廣播電視節目,有著較長的制作周期、專業的制作團隊、多元化的信息呈現模式、更強的互動效果、可持續發掘的內容、精心安排的播出時段,在節目制作質量和收視率層面更有保障,也更有利于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廣度與深度。例如,近年來熱播的古詩詞節目《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成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歷史文物類節目《國家寶藏》《我在故宮修文物》,傳統飲食文化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文化情感類節目《朗讀者》,人文歷史地理類節目《航拍中國》等,都是制作十分精良、深度普及各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受觀眾喜愛的傳統文化電視節目。這些節目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大概可以歸結為以下幾點:一是文化內蘊深厚,形式創新,充滿趣味。《中國詩詞大會》《中國漢字聽寫大會》把中國傳統古詩詞、漢語文化最博大精深、最瑰麗、最精妙的一面展現了出來,同時在立意策劃、節目設計上追求創新,如《中國詩詞大會》“飛花令”環節、搶答模式、打擂模式,很大程度上增強了節目的趣味性、競技性和與觀眾的互動性。二是充分展現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感染力強。中國古典詩詞、成語、漢字是我國文化藝術成就的突出代表,歷史文物是跨越千年流傳下來的記錄中華民族數千年發展史的珍寶,飲食文化又是與我國人民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的傳統文化。這些節目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選擇與意蘊挖掘都做到了極致,能夠很自然地喚起受眾的民族情感和文化自豪感,有著強大的精神感染力。三是廣播電視節目本身在文化內容制作、傳播方面的優勢,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度傳播奠定了基礎。
基于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的廣播電視節目策劃設計
首先要理清廣播電視節目各自的傳播特征,在文化內容的選材和立意上下足功夫。廣播電視節目雖有相似點,但畢竟是兩種不同形式的傳播媒介。廣播是以“聽”為主要信息接收形式的信息媒體,而電視集合了“視”“聽”兩種模式。因此,廣播類文化節目的內容不宜過于晦澀和書面化,要以通俗易懂、口語化為基本制作要求,以便讓聽眾能夠迅速進入節目內容并保持專注力;而影視類節目可以向下挖掘,在內容選擇、視覺藝術、呈現形式等方面下大功夫,利用編劇、攝影、敘事等各種技巧,豐富節目的文化內涵,提升其視聽感染力。在選材和立意上,要盡可能地貼近生活,同時要宏觀展現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現文化根基的宏闊一面。
其次,要在內容和形式上推陳出新,適應融媒體時代內容傳播節奏。在內容和形式上推陳出新,一方面是為了保證節目內容的質量,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改變受眾對傳統文化的刻板印象,展現傳統文化新穎、趣味、深刻、接地氣的一面,提高受眾對傳統文化的認可度。同時,進入融媒體時代,廣播電視節目也應當主動適應融媒體的信息傳播規律、節奏,照顧不同年齡段人群的文化審美與視聽習慣,將傳統文化類節目打造成面向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優質精神食糧。
最后,要樹立高度的文化自信與文化傳播意識,增強節目文化感染力。節目制作團隊要樹立高度文化自信和文化傳播意識,不斷磨煉專業能力,自覺將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置于節目策劃設計的優先目標體系,不斷提升節目內容制作、環節策劃、節目播出的文化立意深度,引導觀眾樹立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理性認知與深厚情感,激發其傳承創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責任感,在全社會營造良好的傳統文化學習氛圍。
(作者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