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珠寶>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透過上海鉑金周,看中國經濟為什么需要高水平開放

    2023-07-19    來源:中國黃金網    編輯:邱娟


    一葉可知春。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中國對外開放新樂章中,如果說上海進博會是宏大敘事的交響曲,那么上海鉑金周則可謂清脆悅耳的奏鳴曲,這些旋律都在為中國經濟需要高水平開放這一時代命題書寫各自的答案。

    6月26日至29日,在對外開放典范城市上海,第三屆上海鉑金周成功舉辦。本屆活動議程立體豐富,且升級為“道”與“術”兼有、“尋計”與“問策”齊下的新會務模式,除論壇峰會、企業路演、項目簽約、研究院掛牌外,主辦方還牽線上海相關政府部門為國際企業高管就中國經貿政策進行解讀,倫敦鉑鈀市場協會為行業內的企業高管就優質交割及認證進行解讀。來自全球鉑族金屬產業界的高端人士將目光聚焦于此,立足中國為世界鉑族金屬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討論和思考。據統計,1000多位國內外嘉賓親臨現場,全球專業人士近20萬人次通過線上直播參與其中,數據超越前兩屆總和,展現出勃勃生機。

    01

    堅定開放信念的窗口

    自2021年始,“上海鉑金周”已經連續舉辦三屆。本屆活動是在世界人員經貿往來逐步恢復,全球經濟發展面臨新挑戰的背景下舉辦的。

    鉑族貴金屬被稱為“工業維生素”,是幾乎所有新興產業不可或缺的金屬族類,廣泛應用于汽車催化劑、工業催化、醫療健康、農業、氫能產業等眾多領域,其綠色可持續的屬性,對全球乃至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據莊信萬豐數據顯示,2016年至2022年全球鉑族金屬市場規模從934.99億元增長至4588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0.4%。隨著下游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預計未來全球鉑族金屬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5980.8億元。

    但據金屬聚焦預測,2023年全球實物鉑金供應短缺量將升至創紀錄高位。因此,這一世界級的稀缺資源,被多個國家都納入戰略金屬。正是因為這一戰略金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議題,吸引了來自全球的鉑族金屬產業界高端人士,來到本屆上海鉑金周尋找“中國方案”。本屆上海鉑金周的主辦方既有中國黃金協會鉑金分會、中國物資再生協會貴金屬產業委員會這樣的中國貴金屬界的權威機構,也有世界鉑金投資協會(WPIC)這樣的全球性的鉑金市場研究和投資推廣機構。而參會的境外機構也明顯多過前兩屆,如日本交易所集團(JPX)、新加坡金銀市場協會(SBMA)、倫敦鉑鈀市場協會(LPPM)、南非礦商等都是首次參會。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最年輕的期交所——廣州期貨交易所連續兩年參會,吸引了眾多金融投資業界人士參會。鉑鈀期貨是廣期所規劃上市、服務綠色發展類品種板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國鉑族金屬市場峰會上,廣期所商品事業部有關負責人介紹了廣期所鉑、鈀期貨合約草案設計情況,并邀請業界專家、企業建言獻策,以對合約進一步修改完善。

    本次活動以中國市場為根基,聚焦中國及亞太市場,旨在整合全球鉑族金屬市場資源,協助上中下游產業在市場信息、技術、投資及業務上的合作和交流,增強全球鉑族金屬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賦能新興產業發展。與前兩屆相比,本屆參會的境外機構更多、產業鏈企業更多元、行業專家更權威、國際交流更充分,世界鉑金投資協會亞太區負責人鄧偉斌對此表示“涵蓋整個鉑族金屬產業鏈條上的相關企業和機構”。

    而來自南非、英國、日本、新加坡、韓國等鉑族金屬產業的國際代表均評價,上海鉑金周完全可與倫敦鉑金周、紐約鉑金周相媲美。上海鉑金周對全球鉑族金屬產業的影響力,也成為上海,乃至中國堅定開放信念的一個窗口,這是本屆活動的最大魅力。

    02

    在中國尋找答案

    當下,世界都在尋找破解經濟放緩困境的良策。上海鉑金周吸引全球鉑族金屬產業界關注,來中國尋計問策已經成為各方共識。

    從議題上看,本屆鉑金周既有“中國鉑族金屬市場峰會”這樣的高端論“道”活動,也有經濟學家對與會國際、國內嘉賓解讀中國經濟大勢,上海政府官員為國際企業解讀中國經貿政策等活動;還有“英美資源集團應用創新與合作論壇”“鉑族金屬學術研討與成果展示”“氫能企業路演活動”這樣精準的落點。“道”與“術”兼有,“尋計”與“問策”齊下,這也是上海鉑金周成長3年來里程碑式的升級,也是其真正價值所在。

    ▲特雷弗·雷蒙德

    “在未來,鉑族金屬將繼續幫助世界解決眾多挑戰。”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首席執行官特雷弗·雷蒙德(Trevor Raymond)在活動中表示,其中最重要的挑戰就是全球去碳的挑戰,中國致力于去碳化,這就意味著中國將會貢獻巨大的需求。

    “去碳挑戰”是本屆活動最熱的議題,正如中材科技南京玻纖研究設計院工程公司副總經理紀周禮所言:“綠色低碳化的要求對鉑金需求形成利好。”國際氫能燃料電池協會秘書長王菊透露,發展氫能燃料電池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全球30多個國家對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制定了路線圖和發展規劃。英美資源集團鉑族金屬市場拓展執行總經理歐陽彬(Benny Oeyen)則指出,氫燃料生產離不開鉑族金屬作為催化劑;中國石化行業國際產能合作企業聯盟副秘書長汪爽則預判,2025年以后,鉑金在電解槽領域的應用將有突飛猛進的增長。

    全球對可再生、可持續的重視,引發參會者對鉑族貴金屬產業未來的思考。莊信萬豐貴金屬服務中國區商務總監王蓬指出,可再生資源將會逐步替代化石能源,從而占據主導地位。賀利氏中國區總經理胡敏則提出,可持續發展戰略決定了鉑族貴金屬在各行各業的重要地位,鉑族貴金屬行業要為此建立新的行業準則。

    在中國尋找答案,成為各國與會人士的共識。在鉑族金屬市場上,中國是全球最大鉑金消費與進口國,鉑金消費占全球近30%,南非則是全球最大鉑金生產國,鉑族金屬供應量占全球約70%,兩國合作潛力較大。上海鉑金周自2021年首次舉辦以來,就得到了南非國家礦業部門和礦商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齊若瑄

    南非共和國駐上海總領事館總領事齊若瑄女士(Ms.Phuti Tsipa)在活動致辭中表示,采礦業是南非的支柱產業,中國的“雙碳”目標將為南非鉑族金屬采礦業帶來就業、投資等巨大機遇。2023上海鉑金周會進一步促進投資者探索南非采礦的機遇,加強中國和南非投資者的交流與合作。倫敦鉑鈀市場協會主席約翰·庫勒(John Cullen)提到,綠色低碳技術和能源轉型將會給鉑族貴金屬帶來巨大的需求潛力,期待更多的中國生產商到境外交易。

    03

    兩份年鑒和兩場解讀會發出的信號

    本屆鉑金周活動多元且豐富,其中發布的兩份年鑒以及兩場解讀會釋放的信號,引人關注。

    活動期間,《全球鉑族金屬年鑒2023》中文版和《中國鉑鈀年鑒2023》發布,通過數據的梳理分析了過去一年市場供需和價格走勢,對2023年全球市場提出展望。同時,由中國黃金協會鉑鈀分會組織制定的《投資鉑金條》全國性團體標準也在本屆鉑金周上發布,這是首個全國性鉑金投資的團體標準,對推動中國鉑金投資市場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發展,將起到重要作用。這三場發布發出的信號是,中國正逐步推動鉑族金屬交易市場的規范建立。

    鉑金周期間舉辦的兩場解讀會意義非凡。“倫敦鉑鈀市場協會優質交割及認證解讀會”向中國企業詳細解讀了交割及認證流程。這場解讀會,是全球成熟的鉑鈀交易市場向中國企業發布的邀請信號,正如世界鉑金投資協會首席執行官特雷弗·雷蒙德(Trevor Raymond)說,有中國企業參與,全球的鉑鈀交易市場才更完整。

    另一場“國際企業高管中國經貿政策解讀會”則是中國和上海釋放出的更加開放的信號。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張杰在解讀會上介紹,上海自2018年起連續實施六輪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大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今年4月,上海市又出臺了《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資若干措施》,加大外資發展要素支持力度,圍繞財稅、投融資、金融、人員往來、進出口等方面提出支持或便利化舉措,推動外資項目落地。這些優化營商環境行動的成效顯著,比如,上海去年新設立的企業中,有三成是科技企業,達到每天新設立科技企業294家。

    上海市商務委員外資處專家馬山珊在解讀政策時表示,上海已經成為全球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資熱土之一,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3300億美元,累計引進跨國公司地區總部917家、研發中心542家。外資是推動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馬山珊介紹,上海6萬多家外商投資企業貢獻了全市超過1/4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約1/3的稅收、近2/3外貿進出口額,以及超過1/2的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約1/5的就業人數。上海將繼續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引進外資能級,加大外資發展要素支持,優化外商投資服務。

    通過上海鉑金周這個窗口,可以從參會的政府機構、企業代表的角度看到中國對外開放的堅決態度;還可以從赴約的國際機構、企業代表的角度觀察到他們對中國市場的堅定信心。所有這些,都說明“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