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現場。
著名畫家盧禹舜正在作畫。
參展作品《花開盛世》 圖片由禹舜美術館提供
“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吸引眾多觀眾前來觀展。
參展作品《假日悠游·惠山茶會》 圖片由禹舜美術館提供
市民帶孩子前來觀展。
□記者 劉欣
“這些作品風格多變”“色彩的運用很高級,我被迷住了”“展覽的畫作題材多樣,太長見識啦”……日前,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哈爾濱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在哈爾濱禹舜美術館正式開展,匯聚國內眾多優秀創作者的精品力作,被裝訂在一個個大大小小的畫框中,為慕名前來的市民和觀眾帶來了一場縱貫南北、別開生面的文化藝術盛宴。
謐靜的月夜,見證著市民悠閑的假日;石油工人的緊張忙碌,彰顯著一代代大慶人砥礪前行的腳步從未停止;鱗次櫛比的村落,掩映在大山深處,一幅現代版“富春山居圖”正徐徐展開……記者在展覽現場看到,創作者們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創作出的一幅幅畫作,既有反映家國情懷、描繪祖國山河的壯美與娟秀;又有貼近生活、描繪人世間煙火漫卷的城市鏡像;還有通過時代變遷的謳歌,展現動人的新征程奮進圖景。參展作品不僅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創作形式也幾乎涵蓋了國畫的所有門類。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這件作品真接地氣,讓人看了回味無窮。”哈爾濱市民王瑩在畫作《晨起》前久久駐足。畫面中,熱氣蒸騰的早餐店,老板正緊張地忙碌著,炸得金黃的油條,還有雪白的冒著熱氣的豆腐腦正等待食客們的到來。“這些參展作品每一幅都鮮活生動,洋溢著煙火氣,值得細細品味!”
“‘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是國家級美術展覽知名品牌,始創于2012年,每兩年在哈爾濱禹舜美術館舉辦一次。去年,組委會面向全國美術創作者征集作品,共收到畫稿4113件,經過初評和復評,共選出參展作品212件,并在這里進行集中展示。”站在由我省入選作者崔巖創作的《向陽而生》畫作前,黑龍江禹舜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禹舜美術館館長王項一邊熱情地為觀眾指引,一邊向記者介紹說,作為以城市命名的國家級展覽,“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在助力擦亮哈爾濱的城市文化品牌的同時,也為年輕的美術愛好者們提供了交流和成長的平臺。“中國美協在會員申報上作了調整,采取積分制,對于這些美術創作者們來說這次展覽最大的魅力,就是作品入選即可積1分,讓他們在成為美協會員的路上更近一步。”
17年前,著名畫家盧禹舜懷著對黑土地的情結以及對藝術的執著和熱愛,投資建設了禹舜美術館。在他的帶領下,禹舜美術館堅持公益發展方向,堅持為人民辦展,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展覽展示、公共教育、對外文化交流等活動,匯集了國內眾多專家藝術家和青年人才,成為哈爾濱乃至全國人民欣賞美術精品的重要平臺,為推動哈爾濱美術事業蓬勃發展、培育造就文藝人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發揮了重要作用。
“舉辦‘八荒通神——哈爾濱美術雙年展(中國畫)’的初衷就是為了推出人才、發現人才,推出作品,促進中國美術作品的高質量生產。這次展覽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居多,他們的作品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表現方法也都非常成熟。更值得高興的是,這些中青年藝術家的作品聚焦民族復興偉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他們確實在用心用情用功用力來書寫人民史詩,能夠感受到他們在藝術實踐過程中,以守正創新的精神完成每一件作品,更好地挖掘優秀的民族文化。”盧禹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禹舜美術館設立之初的想法,就是要以公益性服務來促進黑龍江文化美術事業的發展。此次入選的作品中,黑龍江入選作品20余幅,作者參與積極性較高,反映出我省美術事業發展的整體面貌。“希望我們黑龍江的藝術家能夠更好地深入到生活和時代當中,創造出更多無愧于這個時代的優秀作品,助力黑龍江的文化建設。”
據悉,本屆雙年展將持續至7月7日。
記者 王德斌 劉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