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文化產業網>深圳文博會>新聞聚焦>

    新聞聚焦

    文化在創新創造中發展

    2023-06-10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輯:黃麗

    ■ 深圳特區報記者 鄧輝林

    一位連年到文博會觀展的市民說,每年都有新看頭、新意思,明年還來。

    “新”,是文博會的最大特點。

    這里有最新的科技。在“數字中國——AI時代的文化創新”主題展區,門口是一個超大的裸眼3D屏,上演著裸眼3D秀;展區內,銅奔馬、后母戊青銅方鼎、四羊青銅方尊等國寶級文物,通過3D打印復刻,再結合透明的冰屏、全息屏等技術手段進行展示,比實物更加立體生動,讓觀眾過足眼癮。就說媒體開始嘗試的“數字人主播”吧,本屆文博會上,包括深圳特區報在內的多家媒體都推出了自己的AI數字人主播。“文化+科技”帶來交互感和沉浸感更強的文旅體驗,如麗日春風一樣吹拂著文博會的每個展館。

    這里有最新的產品。在青島出版集團展區,一塊碩大的屏幕前,觀眾手指輕點,屏幕上顯示出我國歷史上各朝代的文物和背后的故事,觸摸屏幕上的人物、動物、景物,觀眾不僅能欣賞圖書內容的朗讀,還能進行場景互動。實際上,這是一款能“動”起來、“唱”出來的數字文化產品。吉祥物、小“潮玩”、數字文創產品……文博會上,各種時尚、酷炫的文化產品令人愛不釋手,無形之中培育著新的消費群體,打開市場之門。

    這里有最新的理念。本屆文博會上,深圳文交所城鄉文化IP運營中心與《我是不白吃》IP版權方正式簽約合作。據悉,本屆文博會上,深圳文化產權交易所IP運營中心在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啟動一系列合作簽約,推動文化IP全產業發展。借文化IP加持推動產業發展,正在走向兩全其美的現實。文博會期間舉辦的多領域多層次論壇,帶來一場場頭腦風暴、思想盛宴。“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最新的理念,為文化創新注入源頭活水。

    文化是在創新創造中發展的。守正不守舊、尊古不復古,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這是中華文明連綿不絕的基因。以文博會來看,作為“中國文化第一展”,本身就是一個文化IP,年復一年不斷線,不是簡單的復刻,而是不斷開新、創新、出新的。

    割斷血脈、憑空虛造不是創新,因循守舊、故步自封不是傳承。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關鍵在于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把脫胎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寶貴財富不斷進行再生再造、凝聚升華。

    我們應當堅定文化自信。文博會為什么人氣節節攀升,“漲”聲不斷,在國際上不斷“出圈”?其中的重要秘訣,在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吸吮著五千多年中華民族漫長奮斗積累的文化養分,享用著世界上唯一不斷流的中華文明的滋養,我們理當堅定文化自信自強,積極傳播中國文化、中國聲音,以開放的胸懷促進文明交流互鑒。堅定文化自信,是我們推動文化創新創造的第一步。

    守舊不是自信,創新才能發展。創新,就是著眼服務當代、面向未來,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加以補充、拓展、完善,賦予新時代內涵和現代表現形式,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充分弘揚,成為現代“活水”,為今人所取、為發展所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破除阻礙文化創新創造活力迸發的體制機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繁榮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運用互聯網等現代科技手段,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活”在當下;努力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人們的生產生活中,與節日慶典、禮儀規范、民風民俗等相銜接,與文藝體育、旅游休閑、飲食醫藥、服裝服飾等相結合;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揚帆遠航,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文化創新創造大有可為,只要堅定去做,也必能大有作為。

    文化傳承發展之路,指向文化強國夢。唯有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才能傳承好、發展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扎實推進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從這個意義上說,文博會是一扇窗口,也是一面鏡子、一個標桿。


    亚洲国产成人在人网站天堂